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胭脂井

36.十年

胭脂井 太师青 8163 2024-06-29 12:52

  “书接上回,咱们说到这已故大理寺卿刘章之女刘蝉以身弑贼,雪夜独自赴会。正可谓――纲纪废弛,阉贼一意窃国;孤胆高悬,巾帼不让须眉。诸位,后事如何,今日见晓。”

  啪的一记脆响。

  惊木拍在案上。

  定场词说罢,几个男童捧着托盘,在酒肆大堂到处行走讨赏,口中不断唱喏:“老爷夫人哥哥姐姐,劳您各位有钱捧个钱场,要是说的不好,只管一棒子将我们打出去;要是说得好,讨您一声喝彩,不算白活!”

  吆喝又响又亮。

  小小年纪,一串话说得尽是油光,好不伶俐。

  谢赏声此起彼伏。

  说书先生在台上站着,捧着茶碗没喝,两条眉毛吊着,满场看弟子托盘里的钱越来越多,心底乐开了花。

  将一锭银子放进盘中,高渊转身上楼。

  走到抚猫男人的身边,轻声说了句:“二叔,要不还是别听了吧。”

  男人没有应话。

  他低头,如玉的手掌轻挠膝上的狸猫,猫毛沾满暗绿衣袍也随它去,只把腰上系着的玉蝉挪了挪。

  “坐吧,听书。”

  中间过长的停顿还是暴露他的忐忑。

  高渊不好说什么,只能坐下。

  二婶的这段故事,这些年来,他们不知听了多少回。说书人见坊间爱听,删删改改,南边北边个个版本都有,都不是好下场。

  每次听书,素来节俭的二叔会给说书的一笔丰厚的赏银,无论什么结局,他都静静坐着听,而且一定听完。

  可听完家去后,要么在井边枯坐,要么闭门一夜。

  十年了。

  小猫变成老猫。

  二叔还是没变,依然每年要到应天双井巷的院子里过年。茶肆、酒楼、桥下,哪里在说二婶的故事,他一定驻足听,给足赏银。

  听了又生黯然。

  酒肆外飘着细雪,临近年关,街上有人在吆喝,叫卖椒柏酒。

  刘蝉这个名字,从他的心上转到说书人嘴上。

  故事一点点展开。

  大堂渐渐安静下来,众人都在认真听,听孤胆高悬的人落难,受尽折磨,一个两个都不敢说话,只有不时几声叹气。

  “……阉人心肠阴毒,各位看官有所不知。好善的百姓,畜生还怕杀害,定想不到,这世上怎么有这等狡恶之徒。看官您想,阉人打小净身,活在宫里,最擅长的就是看人脸色,互相攀咬,那到了顶峰上的,哪里是个良善。刘姑娘落在这等恶辈手中,岂能有好结果?”

  “听说那日院里院外,单说挎刀的阉党便有一二百人,那刀啊――”

  说书先生两手一拉,“这么长这么宽。您道备刀做什么?自然是盯着刘姑娘下刀,她要是敢下错一刀,前后左右,立即有无数刀刃抽出来往她身上招呼,将她当场劈死在那里。”

  堂下一片嘶声。

  这个版本,他们听过。

  抽肠剜膑,最为血腥。

  高渊悄悄望一眼高献芝,他直直凝视说书人,眉眼沉寂。

  阉人里有没有良善,高渊有自己的答案。

  有一次,他被骗到僻静处,险些落难,是一个一到柳絮飘飞的时节就喘咳的阉人将他救了出来。

  那阉人说,要谢就谢刘姐姐,她对他有恩,他只是报恩。

  渐渐熟络,那阉人说这辈子他有恩还恩,下辈子托生不用再做阉人,又同高渊道:“小公子,你读书多,将来要是有人说太监没好人,太监把良心一起阉了,你好歹在心里,为我说一句公道话。”

  “……别说女儿家,就是男儿郎也受不住这等厉害的拷打,两条腿上的肉通通打烂出来,脚上露出白森森的――”

  “不好了不好了!”

  才说到要紧处,男童突然从门外跌进来,冲着台上尖叫道:“师父,恶罗刹驾到!”

  话还没落地,孔武有力的打手立即把人捞起来。

  “东家,又是这家伙在编排夫人呢。”

  打手往边上一站,露出背后紫袍风领的白面郎君。

  “哎哟喂,怎么又是您哪。我说陈爷,您好歹是个皇商,怎么老跟我们这些走江湖讨生活的过不去?”

  说书先生哀嚎,向他作揖,“您就高抬贵手行不行?”

  来人面相柔美,薄粉轻施,一双美目瞪得老大,一开口,中气十足。

  “你说的书狗屁不通!”陈伯劳叉腰道,“把结局给我改咯。”

  “依您看,怎么个改法?”

  “花好月圆会不会啊,照我从前说的改。”

  “改不了改不了,您这不是胡闹嘛。”

  大堂里乌泱泱的人群齐齐看热闹。

  陈伯劳把手一展,两块黄灿灿的金锭子,“改是不改?”

  说书先生嗅着味儿就来了,赶忙下台伺候金主。

  正是这时,陈伯劳发现二楼上坐的高献芝,“大哥,巧了,你也在啊。”

  高献芝颔首。

  高渊连忙起身,给长辈施礼。

  围观的人也一起看向楼上。

  哟,原来是亲兄弟,这家兄弟有意思,大哥来听说书,弟弟来砸场子。

  不知哪个起了高调。

  众人笑成一团。

  那边陈伯劳和说书先生又拉扯起来,说书先生伸手抓走金锭子,陈伯劳让他这场开始把本子改了,只许说花好月圆。哪有现编的道理,说书先生说好歹说完这场,金锭子也不肯还。

  陈伯劳气得要死。

  “我家中可是有会打架的人。”

  “陈爷,您身边几位还不算会打架啊?”

  陈伯劳冷哼,身边的打手马六瓮声道:“在蜀中跟汉王对打的郑经略那是我们东家的二哥,锦衣卫指挥使崔爷那是我们东家四弟!”

  堂下哗然。

  一派热闹景象。

  欢笑声不断,长街上有小贩高声问:“客官,酸醋椒料葱花胡荽酸笋鸡油怎么吩咐?”一顿又道,“是您啊,老样子,小的省得!”

  “好叻,给你放提篮里,您这是要坐车去哪里?”

  “那里在闹鼠疫,南边又是汉王造反。”

  “您是大夫啊,是小的眼拙,少见女子做大夫。……错不了错不了,多胡荽多搁醋!……好叻,您慢走。”

  酒肆檐上铃铎摇击。

  断断续续送来小贩热情的喊话,堂内欢声笑语,没有对方只言片语。

  高献芝猛地一顿,双腿冷凉,等他缓过来,将猫交给侄儿高渊,跌跌撞撞扶住楼窗往下看,长街来人来往,细雪纷纷。

  “二叔――!”

  高渊抱着猫,喊了一声。

  高献芝如同未闻,踉跄下楼,奔跌到街上。

  街上各色叫卖不绝于耳,人潮如织,蹿地老鼠已经改叫“九千岁”,蹲在酒肆外的小贩热情地问他:“这位爷,来一串九千岁?”

  像是误入急流的一尾鱼。

  高献芝冒雪站在街心,左顾右望,街上每一张脸,每一个女子,每一道身影,没有,没有,没有一个是她。

  他跌跌撞撞,摔在街上。

  恍惚间见到抱猫追出来的高渊。

  耳边的关怀和喧哗都隔着一团雾气,仿佛离他很远很远。

  他什么都听不清。

  *

  蜀中湿冷,经略府门前一片积雪。

  正堂挂着行军图,底下条几上摆着一条陈旧革带,一把没鞘的腰刀。

  沾满血的纱布团成团,丢进铜盆里。

  椅子里坐着的汉子疼得直叫唤,小九呲牙:“田参将,你是不是个男人,当年在北地打长毛猴子,我师兄剜箭疮都没你叫得大声。”

  田初七道:“我怎么能和郑经略比,经略可是生擒戎狄单于的大英雄。”

  两个穿着棉甲的兵卒进到内堂,说是有最新的军报。

  郑克寒正在堂后雪地上练武打桩,兵卒向田初七行礼,快步走出去,往堂后寻人。

  “快过年了,汉王殿下光着屁股还和咱们叫阵呢,这一拖,师兄回应天过年是不能了。”小九瞥了田初七一眼,“你呢,想不想家?”

  田初七憨笑:“想我侄儿。嫂子来信说高大哥正教他念书,将来没准儿也能考个状元。”

  “想的挺美。”小九想到在京中开女子书院的高阳,脸上泛红,支吾问道,“我听说朝廷抚恤将士的名册送来了,谁负责料理这件事?”

  “哦,是唐靖唐大人。”田初七心粗,看不出小九脸上的变化,“抚恤的事办这么快,还得多亏小高大人。”

  田初七所指是十八殿试中状元,深得天子赏识留京任职的高渊。

  两人正说话,又有兵卒来报,最新的辎重已经押送进城,有一批扬州新来的草药,请两位军医前去点看。

  师父在城里给人看病,小九冒着雪,独自去点药。

  一看木箱上封条写着“长生宝号”四个大字,就知道一定错不了。

  毕竟扬州肺痨鬼手下药圃是用师姐留下的方法在种草药,不枉师姐一片苦心,留药方治那痨鬼的病。

  现在已不是十年前,军中不再缺草药,缺辎重。

  阉党一除,阻塞去,江水流,越来越好。

  一阵马蹄声响起,小九出仓去看,一匹快马恰好从面前急驰而过,那是要赶在年前送去京城的塘报。

  等到这封捷报抵达京城,已是二九。

  明日就是除夕。

  天子脚下,节气浓。

  街上张灯结彩。

  家家户户出门张罗年货。

  一匹健勇的黑马停在翠宝轩旁,小二见到来人飞身下马,连忙迎上去接缰绳。

  “指挥使大人,今儿怎么是您亲自来!”

  崔旭摆手,示意他不要声张,小二识趣收声。年近年节,翠宝轩里都是来买头面首饰的女子,他在边上,仰看金字大书的匾额。

  年轻的掌柜得到消息,亲自来迎,将崔旭迎入翠宝轩比邻的塌房楼上。

  塌房平日用来存放货物,账本,有时也用来谈生意,伙计小憩。自从换成四娘子当家,收拾得有条不紊,比她不成器的哥哥做掌柜时强。

  崔旭表明来意,放下两袋银子。

  四娘子推辞。

  “从前送来的银子还没用尽,还请大人收回去吧。我深敬刘姐姐为人,那些钱,翠宝轩也出一半。我们女子不比男子,能堂堂正正在外谋一番功业,可论热胆肝肠,我们女子未必就输男子。”

  “你敬她便收下,这是她心愿。”崔旭道。

  翠宝信上交代小九,医书所得银两拿出一些送到京城翠宝轩,托给掌柜。要是有舍不得花钱的妇人,在柜上流连不舍,还请赠她一支。这份钱,她补上,不必做赔钱买卖。

  后来这件事便交在忠叔手上。

  崔旭又接到自己手中。

  他从高献芝口中得知,刘母曾在翠宝轩看中一支簪子,看了又看,终究舍不得买下,翠宝曾答应娘亲,将来长大有了银子,一定给娘亲买许多簪子。

  窗外下着雪。

  四娘子诚信,每一支送出去的簪子她都记录在案。

  好比最近送出去的那支,是个六十的老妇人,说她伺候别人大半辈子,从未给自己买过什么,一夜睡醒,看着床下两只鞋,想透了。年轻时同村姑娘说她生得丑,她便不敢打扮,浑浑沌沌一辈子,见年轻姑娘们簪花戴头面,好不羡慕,这把年纪,她想对自己好点。

  崔旭静坐听着。

  每一支送出去的簪子听起来似乎和他都没有关联,却又千丝万缕在心中。

  从塌房出来,路过书局。

  他立在马上,抬眼看幌子。

  《古今验方录》、《人形图》、《脉经》,这些都是她的医书。家中都有,但这是最新印的,崔旭手痒,让伙计各拿一本。店家见是他来买书,送了本《刘婵传》给他。

  正好,今夜一边给小翠宝缝制新衣,一边翻阅。

  空气中飘着椒柏酒香。

  来往行人,个个喜气盈腮。

  “听说了吗?蜀中打胜仗了!”

  ――――正文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