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古称牢山、劳山、鳌山等,位于山东青岛境内,其最高峰名为巨峰,又称作崂顶,高约三百多丈,有着海上第一名山的美誉。
东高而悬崖傍海,西缓而丘陵起伏,群山连绵,约有千里。山脉以崂顶为中心,向四方延伸,尤以西北、西南两个方向延伸较长,形成了巨峰、三标山、石门山和午山四条支脉,崂山的余脉沿东海岸向北至即墨城的东部,西抵胶州湾畔,西南方向的余脉则延伸到青岛境内。
《诗经・小雅・鱼藻之什》郑笺云:“劳劳,广阔”。其对“劳山”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一说该山雄险陡峭,上下行走,非常辛劳,故称“劳山”。二说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考证,秦始皇到崂山时,劳民伤财,因此称为“劳山”。 《后汉书・逄萌传》、《魏书・释老志》、《魏书・高祖纪》等书沿用“劳山”之名。
《三国志・崔琰传》沿用“不其山”。东汉王充《论衡》、南北朝《四极明科》、《太平寰宁记》、顾炎武《劳山考》沿用“劳盛山”。《新唐书・姜抚传》、《宋史・甄栖真传》等则沿用“牢山”。而“崂山”一名最早出现于唐高宗显庆四年《南史・明僧绍传》,明末黄宗昌修《崂山志》后,崂山之名便沿用至今。
崂山更是道教名山,自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就有方士、巫师在崂山餐霞修炼,唐、宋两代崂山道教肇兴,元、明两代达到鼎盛,至清代不衰。
崂山道派由于王重阳祖师所创全真派的入统,开创了全新的局面。全真道北七真涉足崂山,邱处机三次来崂山说法阐教,影响深远。嗣后,北七真在崂山各创宗派,争建道观,至明代达到鼎盛时期,遂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繁荣,使崂山成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在崂山道教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有李哲玄、刘若拙、邱处机、刘处玄、李志明、徐复阳、张三丰、孙玄清、耿义兰、齐本守等著名的道教先贤受过历代帝王的敕封。
时至今日,崂山派的传承已然杂乱无章,清末以后,崂山各支脉逐渐没落,后有崂山道派历代掌教逐渐聚集合拢,方才形成如今的局面。
而现任的崂山道派掌教,听师父说,正是年轻有为的崂山道士李正弗。李正弗六岁入道,九岁受戒,十二岁便名扬整个崂山道派,十六岁过了弱冠之年,便能够斩三关,历十重魔试,在十九岁时,已然成为崂山道派的新任掌教。
如此天纵奇才,简直是百年难得一见,其盛名在整个道门乃无人不识无人不晓。但当我好奇的询问是李正弗的道行高,还是师父的道行高时,却是被师父斥责了一顿,随之,师父便自称不如李正弗道长的修为高深,且不准我再随便拿别人与师父比较。但我又不傻,师父的道行我哪能不知道,茅山派的孤、夭、贫三缺命格全被师父所占,而且师父早在二十年前便已成名,想来师父定然是过于谦虚,不肯显露真实的修为而已。
世人皆知茅山南宗的密显二位宗师乃是年轻一代的后起之秀,一为谷潭,还有一个叫杨远山,却不知茅山北宗的掌教李正功也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世外高人,若论“宗师”之名,师父纵然真就应了,却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况且,茅山南宗的密显之争,千百年来从未停止过,到了现今的一代,更是争斗不休,算起来,那两位号称宗师的名人,其年龄,与我似乎相差无几,能够担得起宗师之名,却还是这般的沉不住气,一副年轻气盛的做派,唉,总归还是年轻啊!
“猴子,你愣在那里想什么呢?”义庄内,师父与老须爷闲聊过后,扭头扫了我一眼,不禁随口问了一声。
老须爷是看管这间义庄的管事儿,六十多岁,膝下无儿无女,孤家寡人一个,整日里呆在这义庄内,帮人盛放棺材,也以此混口饭吃。我和师父长途跋涉,已然离开了四川境内,在即将进入陕西汉中境内的边界线上,稍作停留,并寻到了一家义庄,整日整夜的都开着门做生意。当然,这种生意一般人是不会轻易的前来打扰的。
若非家里死了人,谁也不想跑到这义庄触霉头,故而,老须爷的日子过得清闲又略显自在,尽管温饱问题略显寒酸了些,但总归也是一个养老的法子。
闻言,我错愕的想了想,继而微笑着说道:“师父,我在想,茅山南宗的显宗宗师谷潭和密宗宗师杨远山,他们的年龄应该都不是很大,谷潭约莫三十多岁的样子,是比我大了点,资历也比我深厚。而杨远山嘛……年龄与我相仿,可他们都被外界尊称为茅山宗师,我觉得……我觉得以我年龄和才智,还有还有,我的修为也不差,为什么我不能在茅山北宗也自称一个宗师啊?”
“胡说八道!”
师父突然瞪了我一眼,继而苦着脸向我解释道:“那南宗的事情,本与我们北宗无关,再者说,显宗宗师谷潭,乃是现今的茅山派代理掌教,其修为高深,自不必说,而密宗宗师杨远山,虽然年纪轻了些,可却是人中翘楚,道门里的天纵奇才啊!他们皆是身负大任之人,扬名道门乃是理所应当之事,而且宗师之称,更是世人尊奉,再看看你,修为尚浅,现如今又整天傻乎乎的,既无才智又不立功德,凭什么你能被人尊称宗师?”
“额!师父你……你打击人的本事绝对位列道门之首!”
一时间,我只觉得老脸一红,不好意思的撅着嘴道:“那倒也是,咱们北宗压根就没有嗣法宗师之称,故而不称宗师也罢。我以后要成就,就直接成就天师,专门以降妖伏魔为己任的度世天师。普渡芸芸众生,将我们茅山派发扬光大!”
“呵呵!”
哪知师父却是摇头苦笑起来。“先不要做白日梦了,这段时间你就老老实实的做好功课,待为师理清路线图以后,我们便尽快赶往崂山派!”
“哦……”我老实的点了点头,但马上又一个激灵的抬起头,随之,咧嘴笑了起来:“师父师父!你闻闻,空气中好像有一股很香甜的味道呢!”
外面的天色已然都黑了,而且这家义庄距离前面的陶铺村尚有着三四里的路程,四周几乎都是荒郊野外,怎么会有这么香的味道飘来呢?闻起来很像是油炸甜糕的味道!我嘴里的哈喇子都快要被勾出来了……“老须爷,附近是不是还有什么摆夜市的铺面啊?这天都黑了,怎么还会有人在卖好吃的呢?”
忍不住,我向老须爷问了一声。
老须爷继而笑着说道:“哪有什么摆夜市铺面的,这附近倒是有着不少坟地,就算要摆,肯定也是鬼市,绝非是人交易的地方。不过算算日子,今天好像是陶铺村的老财主陶成安老爷给闺女办婚事的吉日,这不,陶铺村最有钱的主儿办事,围观的老百姓指定不少,这两天陶铺村里面的集市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非常的热闹。嗯,这个炸甜糕的味道,说不定就是从集市上飘来的,附近也没有什么遮挡物,我们能够闻得到,也不足为奇。”
“老须爷你又逗我,就算穷老百姓办婚事,也知道在大白天办,何况一个非常有钱的老财主给自己的闺女办婚事,怎么会选在这黑天半夜的进行啊?”我笑着说道。
“猴子你不懂,这世上的婚事,并非全部都能在白天办,至少还有一种婚事,必须在天黑以后,才能办得成!”老须爷一脸认真的盯着我,直把我盯得浑身发毛,忍不住向师父看了一眼,有师父在,我方才安心不少。
而此刻,师父像是想到了什么,却沉默不语,只等着老须爷告诉我。
“老须爷,那你说说,究竟是什么婚事必须得在晚上办啊?”我不解的抓了抓后脑勺,似乎太过高深的问题,我的脑壳便不够用了一样。
“傻孩子,这还用想吗?当然是冥婚!”
老须爷无奈的摇了摇头,似乎觉得我太不上道,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想不到。“按理说你和你师父李道长一样,都是修道的道士,对于这种事情,自然会比我更加清楚明白,但你小子脑袋不好使一样,居然连冥婚都不懂。所谓冥婚,就是给死人办的婚事,不过,此次陶老爷为他的闺女所办的冥婚,乃是和一个大活人!”
“一个大活人,就这么心甘情愿的娶陶老爷已过世的闺女?”师父突然开口问道。
“呵呵!若是换作旁人或许不太可能,试想这世上的人都不傻,谁愿意娶个死人当老婆啊?这可是倒八辈子血霉的晦气事儿,但此事放在陶铺村老财主家,就不一样喽!”
老须爷拿起旱烟袋放在一旁的棺材盖子上敲了敲,继而装了一锅烟丝,并放在灯火上面点着,用力的吸了一口后,方才志得意满的笑了笑。“这世道,有句老话儿怎么说来着?对,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况是人?陶老爷的家里穷的就剩下万贯家财了,而且膝下无儿无女,仅剩的一个闺女,也死了。现在谁若是娶了他那已过世的闺女,就相当于娶了他的万贯家财,这种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事,谁肯错过?”
“哦,原来如此。”我重重的点了点头。
“非但如此,凡是甘愿与陶老爷的闺女结冥婚的,还都信誓旦旦的保证入赘陶家,日后就是陶老爷的亲儿子,要为陶老爷养老送终。那家伙,简直是排着队的往陶家认爹啊!呵呵!”老须爷打趣着笑了起来,但没多久,老须爷的笑容却是戛然而止,换作极其严肃的表情,向我和师父说道:“可是,说来也奇怪,这个陶老爷也不知怎么的,三番几次的找入赘的女婿,而且那冥婚是办了一场又一场,就眼跟前这场冥婚,已经是他那过世的闺女所嫁的第七个丈夫喽!”
“什么?怎么会如此荒唐?”师父皱了皱眉头,继而错愕的问道:“那前面六个女婿呢?难不成,都养在家里?”
“不!”
老须爷沉声回了一句:“前面六个人,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