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陛下知道这样可以防止考试内容失密,但是国家机器还需要这些大能运转,他可不想因噎废食,便询问了起来。
“且不说这是不是朕对于贤婿人品的怀疑和不信任,这一国的要政要由何人来做?”
“岳父大人,小婿还没有说完呢,这些人自然也可以自由出入。”
程处弼轻快地摆了摆手,这样的问题对他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不过,在自有出入之前要签订一个状书,若试题出现了泄露,则为这些人等问责,从这些人当中查处!”
“还有,不仅是这些人要签订状书,就是参加考试的每一个学子都要签订状书,若一经发现考试作弊,则通报州县,而且永不录用!”
签订保证书、责任书,这是后世通用的伎俩,不仅是考试用,在许多的工作场合也频频使用。
“妙哉,妙哉,贤婿此言大善,贤婿还有何言,速速到来!”
李二陛下听到这个,更是拍手叫绝,签订这么一个状书,就表示在所有的学子脑袋上套了一个紧箍咒,任谁心里都要抖上几抖。
一个永不录用,就等于断了整个仕途的绝路;而一个通报州县,也将会让其人名节尽毁,一辈子也抬不起头。
在这个重名节的时代,脸都丢完了,连活路都是问题。
谁要是再作弊就要掂量一下其中的弊益了,那可就是顶风作案了,在高楼上走钢丝了。
李二陛下感叹完之后,抬了抬手,示意程处弼继续说道。
“其四,对于监考人员还有阅卷人员,陛下可以不按常理,待到所需之时,临时通知,这样便防止了监考人员和阅卷人员的私相授受!”
“其五嘛,也可以采用誊录之法,将考生的试卷令人抄录填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之上,防止考生舞弊。”
“嗯嗯......”
李二陛下如饥似渴地聆听着程处弼的方法,频繁点头,眸光绽亮。
这些方法,后世的方法,在他耳里,那可都是名言良策,每一项都行之有效。
“至于其六嘛,小婿这里到是有一个不情之请了!”
说到最后一点的时候,程处弼刻意地清了清嗓子,顿了顿声,然后半开玩笑地向着李二陛下问去。
“这科举到是让天下文人有一个可以光宗耀祖的机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敢问岳父大人,这天下的武士,尤其是那一些为国奉献却没有官身的士卒,又该如何出人头地?”
“贤婿的意思......莫不是说,朕也应该开创一个武举,让天下的武士,报考登榜?”
李二陛下稍微一思量,就明白了程处弼的意思,肃穆着面色,正声问道。
“岳父大人,心怀远略,树立宏达,聪而灵鉴,睿而神武,乃是武略济世之君,为何不可首创武举,以彰我大唐武运昌荣!”
李二陛下反问回来,程处弼也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夸奖了李二陛下一通又把皮球踢了回去。
武举是在武则天的时候开创的,不过,武则天毕竟不是开国之君,也没有亲身参加过战役的指挥。
虽然武举是她首度开创的,她也知道武举可以帮助她网络天下武艺人才,还可以获得军中大将的支持,但是她并不明白武举的深刻重要性,只是单纯的考究武将的武艺科目,以至于武举在唐朝的时候就被科举压着打。
等到奉行强干弱枝的宋朝就更加地轻视武举了。
虽然宋代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还要考问军事策略,但“重文轻武”的国策,导致了武举的良莠不齐,直到了明朝武举才慢慢抬头。
程处弼的话成功地勾起了李二陛下的攀比之心,他的眼睛里全是争强好胜的自傲之火,当下便御口金言,声震屋瓦。
“隋炀帝能开创进士科,让世间的文人得以学而优则仕,朕为何不可开创武举,让天下的将士更加地忠心爱国,奋勇争先!”
隋炀帝,这是李二陛下短阶段的挑战目标,他是这位前朝国君的女婿,这位亡国之君的勤勤恳恳他是看在眼里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位帝王不是昏庸之主。
如果连他的岳父,隋炀帝都超越不了,他又如何去超越秦皇汉武,这两位不世之君!
程处弼向着李二陛下拱手赞道:“岳父大人圣明!”
他很清楚李二陛下一定会答应,连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甚至从来没有远程指挥过战争、战役的武则天都可以做到开创武举,打下大唐大半个江山、武略超凡的李二陛下不可能不知道武举的重要性。
“朕哪里圣明了,还是你小子博学多才,机智明谋,朕这才说道了一句,你小子就想到了那么多辩证作弊的方法,还连带着武举都给朕弄出来了!”
李二陛下含着笑意,点了点程处弼,人称“房谋杜断”,这小子在某些方面比房玄龄更为地富有谋略。
“前面这几点,朕就心满意足地收下了,不过这武举,朕到是要和诸位爱卿好好的商详一番,你可明白?”
但是,李二陛下也没有立马答应程处弼。
开创武举,这是开一代之先河的国策,他不能轻易地就乾坤独断了。
这样的事情,不仅要和各位宰相好好商谈,就是那些个手握重兵、牧守一方的都督们,还有执掌禁军、掌控京畿的十六卫大将军,他也要询问意见。
“小婿明白!”
程处弼也知道武举是件大事,不可能在他和李二陛下的三言两语之间,就轻便地定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