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

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 第1359节

  之前丁希瑶以为这单纯只是游戏机制问题,但听田公子这么一说,似乎是另有深意。

  “在游戏中,玩家扮演了老板和员工的双重身份:在决定以何种方式服务顾客、如何赚取利润的时候,身份是老板;而在贯彻这种服务方式、亲自为顾客解答问题的时候,身份是员工。”

  “在现实中,中介们只有一种身份,就是听从老板指示、在一线接触顾客的员工。”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在中介行业的种种乱象,固然有一小部分原因在于中介本身的个人素质问题或者道德问题,但绝大部分原因是在于背后的公司和老板。”

  “因为老板并不在意租客的实际居住体验,而是只看业绩和利润,所以中介们在业绩的压力下就只能‘各显神通’,而坑蒙拐骗的小手段恰恰是在无序扩张时期最有助于冲业绩、赚取利润的。”

  “业绩高的中介成为销冠,自然获得老板的高额奖金与通报表彰,业绩低的人哪怕与顾客推心置腹,也只能拿到最基本的提成,连生活都难以保障。”

  “久而久之,那些不适应这种环境的人被迫离开,而留下来的大部分中介都知道自己要如何选择了。”

  丁希瑶把这段内容反复地看了两遍,简直想要给这位田公子点赞。

  说得太对了!

  很多人单纯把这个锅扣在中介头上,认为是中介整体素质低下、道德败坏,所以才有了这么多的乱象。

  可实际上,根源压根就不在中介。

  就算个别的中介确实素质堪忧,但那多半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这个环境下被逼出来的,被培养、熏陶出来的。

  真正拍板的是老板,老板要求的是单量,是业绩,至于良心和口碑,如果它们能提升利润的话,倒是可以假惺惺地强调一下,不能提升利润,那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对于中介行业的种种乱象,老板实际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甚至是默许、纵容的。

  嘴上说着要整顿,实际上哪怕被投诉了,也只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真整顿了,利益下滑了谁负责?

  而《房产中介模拟器》这款游戏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将老板和员工给割裂开,而是塑造了一个类似于“个体户”的形象,让玩家自负盈亏,同时扮演老板和员工的双重角色。

  如果将两种身份分开的话,一方面是游戏的乐趣会大大下降,另一方面也会有过重的说教意味,玩家们根本不会接受。

  而现在的这种处理方法,不仅让玩家们在游戏中获得了乐趣,玩得完全停不下来,还能让玩家在冷静下来之后有所思考,明白这种乱象的根源所在。

  但这显然还没到视频的核心部分。

  这位田公子并没有仅仅将话题停留在游戏本身的玩法和与社会现实的联系上,而是继续引申,挖出了更多的内容。

  “如果大家深入研究,会发现游戏中存在一个隐藏机制。”

  “在租房的协议达成之后,租客对房子的居住还是会有满意度的,而如果满意度低于预期,那么这位租客之后再上门的时候,就会挑更多毛病、要求降更多的租金,甚至压根不会再上门。”

  “不仅如此,大量租客的满意度还会影响玩家门店的口碑,短期内可能看不出来,但积累起来之后,这种影响会越来越明显。”

  “也就是说,选择利润去坑骗租客,短期内确实可以积累巨大的利润,但代价是口碑的下滑,优质租客越来越少,赚钱越来越难;而以诚待人虽然在前期放弃了利润,但久而久之,门店的口碑逐渐积累,会有更多的优质租客出现,成交也会越来越容易。”

  “这显然也符合现实中的规律:大部分租客都是第一次租房容易上当,被坑一次之后自然会小心提防,多半不会再找坑过自己的那家门店去租房子。”

  “但这时候可能就产生了一个新的疑问:为什么很多中介公司明明一直在做着坑人的事情,却不断发展壮大,似乎根本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呢?”

  “为什么在游戏中,玩家坑了租客,会导致上门的租客变少,发展迟缓,而在现实中那些坑了租客的中介公司依旧活得好好的呢?”

  “这仅仅是因为游戏对现实做出了美化,给出了一个合情合理却不符合实际的设定吗?”

  丁希瑶愣了一下,她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但田公子提出来之后,她深入考虑了一下之后才意识到,这确实是个问题。

  按理来说,中介公司坑了租客,之后肯定会没有租客上门才对,可类似于住家集团这样的公司虽然屡屡坑人,甚至出现了甲醛房这样的事件,却依旧在中介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甚至看不到太多的动摇。

  虽说甲醛房事件也让住家集团的股票下跌,也被整顿、罚款,但似乎很快就恢复了元气,它的市场占有率仍旧很高,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

  这难道是意味着现实中的人还不如游戏中的npc聪明?

  田公子很快给出了答案。

  “这个问题,还要归结到游戏中玩家的身份上。”

  “在游戏中,玩家既是老板,也是中介,自负盈亏,自担后果。”

  “所以,在游戏中玩家只能负责一小片区域的房源,而且还要跟其他的中介公司互相竞争。在这种情况下,租客其实有很多选择,被玩家坑了之后,他们自然会去找其他的中介,玩家接待的客源数量也就变少了。”

  “在这种情况下,调节机制仍旧在发挥作用。”

  “我们不妨引申一下,假设,游戏中新增了一个‘兼并扩张’的玩法。玩家不再是一家小中介门店的老板,而是一家大的集团公司,或者掌握着大量的资本。”

  “那么,你还需要遵守现有的这些游戏规则吗?当然没必要。”

  “到时候对于玩家来说,最优解就是把周围所有的门店全都吞并,或者想办法挤垮其他的中介公司之后,把自家的分店开遍整个城市,甚至开遍全国。”

  “同时,以这些门店为支点,让手下的中介们不断地去打电话骚扰房主,把周围所有的房源都垄断在自己手上。”

  “这样一来,租客们根本没有其他的选择,因为所有的房源都在这家公司手上,你不去他们那里租,又能去哪租呢?”

  “于是游戏中看到的这种调节机制根本不会生效,因为租客无从选择,哪怕被坑了,也只能是换一家门店,不论怎么折腾,也都没有摆脱这家集团公司、这种行业风气的控制。”

  “所以,游戏中对玩家的身份设定,显然是精心考虑过的,不仅仅是处于游戏性方面的考虑。”

  “更重要的是,构筑了一种特殊的对比。”

  “在游戏中,玩家自己兼任老板和员工,但在现实中,类似中介公司的老板和员工是完全分离的;”

  “在游戏中,玩家所从事的‘中介’行业,是这一行业的本来面貌,是存在充分竞争的,提升服务质量才能成功;但在现实中,真正的‘中介’行业是异化后的样子,是存在一定程度垄断的行业,是集团公司和大资本为了利润可以完全枉顾租客实际居住体验的一种不正常状态。”

  “换言之,游戏中的中介身份似乎并不讨人厌,甚至可以自己选择是否保住自己的良心;而现实中的中介身份会让人觉得反感,中介们也往往是无从选择。归根结底,是因为源头上发生了变化,导致‘中介’这一身份也发生了变化:从牵线搭桥的服务商,变成了吃拿卡要的中间商。”

  “而通过游戏和现实的对比,我们能够更清楚地这二者的区别,从而更能精准定位现实中中介行业的症结所在!”

  ------------

  第1339章 田公子的人设(补更)

  看到这里,丁希瑶对这位“田公子”可以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虽然不清楚这个田公子具体是什么人,但从视频中的内容来看,他对于中介行业显然有很深刻的理解,充满了真知灼见!

  为什么住家集团频频有负面消息爆出,却始终没有伤筋动骨?

  就是因为很多人在骂住家集团的时候,骂的姿势不对!

  中介出了问题,大部分人骂中介的从业者道德败坏、没有良心;

  出了甲醛房事件之后,住家集团推出相关业务的负责人来做替罪羊,吸引一下公众的仇恨,转而假惺惺的整改一番,这事情就又过去了。

  可这一系列事件的症结根本就不在公司内部的某个人,而在于整个公司的高层。

  如果没有高层的默许、支持甚至是鼓励,这些事情多半不会发生,至少不会闹得沸沸扬扬之后,才装模作样地找替罪羊、整改。

  丁希瑶突然明白自己之前决定离开住家集团时的那种无力感是从何而来的了。

  因为以住家集团为首的中介公司们实际上已经垄断、绑架了整个行业,导致小公司们也开始上行下效,中介们和租客们看似有很多选择,实际上没有选择。

  他们可以选择这家公司或者那家公司,但选来选去,结果都是一样的。

  而这些大公司还可以通过煽动对立的方式转嫁矛盾,让租客仇恨中介,中介仇恨租客,那么大公司的高层就可以轻巧地置身事外,只想着如何扩张规模,不想着如何提升服务质量,一直这样不思进取下去,却还是赚钱赚到手软。

  但到了这里,视频竟然还没完,后边的进度条大约还有四分之一。

  “所以,我在这里不妨做一个假设,一个推断。”

  “只要国内的中介公司性质不发生根本改变,这些公司高层仍旧一门心思地想着通过垄断房源占领市场,通过纵容中介用欺骗手段签订合同从租客身上榨取利润,通过挑动租客和中介的对立维持自己的舆论环境,那么,它们推出的任何新业务,都只不过是把‘吃租客血肉’这件事情换一种包装而已。”

  “就像前不久的甲醛房事件一样,‘安心房’的理念本身是好的,但在无底线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安心房’变成了‘甲醛房’,嘴上说着要给租客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最后却连居住环境中最基本的健康和安全都无法保证了。”

  “也许未来,这些中介公司还会有新的业务推出,我无法预言这具体会是什么业务,但我可以预言:通过这个视频的分析,通过对《房产中介模拟器》这款游戏的感悟,大家可以猜出这种新业务最终的结果。”

  “所有嘴上说着‘服务租客’、‘消除仇视’的新模式,最后都会露出‘追求利润’、‘更好地压榨租客和中介’、‘煽动对立’的真实面貌。”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租客都会感到绝望。”

  “当所有中介公司都是差不多的坑,甚至某些搞出‘甲醛房’的公司变成个中翘楚、变成行业领头羊的时候,当他们占据了市场上九成九的房源、形成垄断、让租客们毫无选择的时候,租客能怎么办呢?”

  “很简单,去寻找跳出这一模式的公司。”

  “如果还没有,那就期待它的出现。”

  “如果已经有了,只是规模还不大,那就期待它的发展壮大。”

  “我是田公子,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一个有时能看清世界却又没有能力去改变它的普通人。”

  “我将自己观察的浅薄所得分享给大家,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一些思考。”

  “感谢大家愿意在这种浮躁的环境中静下心来听我说这么多,我们有缘再见!”

  跟之前的第一期视频相比,这期视频的结尾显然有所变化。

  孟畅听从了裴总的建议,给田公子找到了一个人设。

  就如同乔老师的“有点逗比、很头铁、具备一定专业性的游戏试毒解读up”主,孟畅走了另外一条路线,“一个冷漠观察世界、内容可能涉及任何领域的、有些智慧却自认为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之所以给“田公子”立了这么一个人设,显然也是有原因的。

  孟畅倒是有那么一瞬间想过用自己的人设作为田公子的人设,但很快就否定掉了这个想法。

  首先,裴总明确说了,让孟畅挖掘田公子的人设,而不是复制自己的人设。

  其次,孟畅觉得自己的这个人设,并不讨喜。

  从功能上来说,田公子这个账号应该是配合“裴氏宣传法”,揭露一些行业的深层现实的。

  那么田公子的人设就一定得是一个明智、通透的人设,通俗点就是让观众觉得这是个明白人,不能看完视频之后觉得这人智力有问题或者动机有问题,既不能蠢,也不能坏。

  想要做到这一点其实是挺有难度的,毕竟沟通是有成本的,人在表达过程中很容易被曲解。

  有时候你说的并不是那个意思,但因为表达的方式出了问题,就会有观众觉得你是不是收黑钱了,或者潜在的三观不正露出来了,从而导致观众的反水。

  孟畅考虑许久之后觉得,想要做到这一点,田公子的人设一定要谦卑、低调,甚至可以自认为普通。

  一直高高在上地做出一副“教化万民”的姿态,那迟早是要翻车的。

  所以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之后,孟畅给田公子立了一个“有些智慧却自认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这样一个人设。

  而越是刻意地低调,观众们反而越是觉得这个人有真才实学,愿意听听田公子在说什么。

  这相比于第一个视频而言,算是一次进步,因为从弹幕上来看,很多观众明显还是很喜欢这个人设的。

  “说的太棒了!全都是干货!振聋发聩啊!”

  “住家集团:你直接报我身份证就完事了,整那么多弯弯绕干嘛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