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战国赵为王

第884章 请收李牧之权(第一更)

战国赵为王 熙檬父 6080 2024-06-29 15:55

  “大王,大王,西海大捷,西海大捷!”

  当赵丹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好是在和大臣们议事的时候。

  于是赵丹冲着跃跃欲试的庞煖努了努嘴,说道:“庞卿,汝来念一下这份捷报吧。”

  庞煖接过了捷报,念道:

  “臣李牧呈于大王面前:臣奉命率军西进,于西海东侧和敌义渠勃所部交战,胜之。斩首八千余人,俘虏一万九千人,敌酋义渠勃授首。依照大王之命,臣已在西海处建城,故所有俘虏暂留城中作为苦力。臣将率军回师朔方,随后回归邯郸拜见大王。”

  赵丹想了想,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这个李牧,倒是挺有意思的……对了,主簿的奏折呢?拿来给寡人看看。”

  作为奖赏的凭借,军功的评定显然是重中之重,所以赵军之中是专门拥有一个计算军功的部门,在打仗的时候就由这个部门派人随军,然后再具体的计算出杀敌的数量,并且呈报给赵丹。

  由于这些人之中地位最高的是主掌全军功劳簿的那个人,所以这个职位就称为主簿。

  依照惯例,主簿往往都是由和主将没有什么关系的人去担任,为的就是以防主将夸大战功。

  所以在大战结束之后,通常会有两份奏折出现在赵丹的案前,一份是主将的,另外一份则是主簿的。

  很快的,这份来自主簿的奏折就出现在了赵丹的面前。

  相较于李牧这位主将的奏折,来自主簿的奏折就详细很多了。

  “西海一战,共计斩首敌军七千五百七十四人,俘虏一万八千三百二十三人,我军伤两千零五十二人,亡八百八十九人……”

  赵丹看着看着,脸上逐渐露出了笑容。

  两份奏折上的数量并不一致,李牧的奏折上面写的数字明显比主簿奏折上的数字要多了一些。

  不过这也是很正常的情况,毕竟有些军功是会被不同部队给重复计入的,只有上报上去给主簿们之后才会慢慢的进行查重,然后挤出一些水分来。

  从这两份奏折之中就可以看得出来,赵军这一次的胜利并没有什么水分,的确是以极小的代价获得了一场大胜。

  一想到这里,赵丹的心中就是一片轻松。

  这样一来的话,河湟地区就算是拿下来了,剩下的工作就是在那里建立赵国的统治秩序即可。

  漠南、河套、河湟、河西走廊,这四个地方对于中原王朝来说那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这些地方被征服或者臣服,那么中原王朝就会强盛,反之则会变得羸弱。

  强如汉唐,那就是掌控了这四个地方之中的至少三处,所以才能够建立一个青史留名让后人怀念不已的盛世。

  弱如宋明,那通常就是只能掌控这些地方的一到两处,结果就是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只能够疲于应对游牧民族的侵扰。

  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地方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战马,有了足够的战马,中原王朝就能够凭借着强大的国力不断的北征,一次次的击溃游牧民族的反抗。

  但这些地方一旦落入了游牧民族的手里,那么就会让游牧民族迅速的组成一支强大的骑兵,同时获得对中原的地理优势,造成巨大的威胁。

  所以赵丹也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的经营这些地方,将这些地方给牢牢的掌控在自己的手里。

  炸药虽然已经出现了,但是在大规模机械化部队没有出现之前,骑兵依旧是这个世界上机动性最高的兵种,是必须要得到重视的。

  只要捏住了这四个地方,那么无论漠北是什么匈奴突厥还是蒙古,都不可能对赵国造成什么威胁。

  也就在这个时候,平原君赵胜突然开口说道:“大王,臣以为大都督劳苦功高,为大王打下了许多疆土,或许是时候给大都督封君了。”

  赵丹楞了一下,有些奇怪的看着赵胜。

  这家伙什么时候和李牧混到一起去了?

  赵丹还没有说话,一旁的虞信突然也开口了:“大王,臣以为大都督为国征战多年,若是让大都督一直在外,未免让人非议说大王薄待功臣,还是授予大都督君候之位,让大都督回镇邯郸才是。”

  赵丹神色古怪的又看了虞信一眼。

  说实话,一个建议能够在刚刚提出来的时候就得到赵胜和虞信这两派首脑的同时支持,那还真是有点不容易。

  赵胜和虞信一开口,其他人自然是纷纷附和,甚至连看上去态度偏向中立的郑朱也认为这是一个可以考虑的事情。

  龙台诸多重臣之中,除去李牧自己和还在攻伐韩国的廉颇和剧辛,剩下的所有人都众口一词的认为应该将李牧给尽快调回来!

  赵丹心中了然,看来这些重臣们对于李牧,还是心有防备啊。

  不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毕竟李牧现在身为赵国大都督,可是总督北方诸郡军事,在极端情况下可以直接征集出十万骑兵,绝对是一股强而有力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这支强大的力量完全掌控在李牧的手中,别人几乎没有插手的机会。

  这样的做法虽然确保了边骑军团的强大,但是也让别人非常容易就会认为李牧是拥兵自重。

  而且李牧本人在邯郸之中本身就没有什么盟友,所以有今天这个局面倒也不是太让人意外。

  说白了,这些家伙们害怕李牧随着手中军权的膨胀而走上造反的道路。

  只要将李牧调回邯郸,那么赵国中央就有一千种办法给边骑军团慢慢的掺沙子,从而分化边骑军团,保证边骑军团不会被李牧一个人独掌。

  这样的话,就算李牧日后真的有什么不臣之心,那么被分化的边骑军团也不足以支撑李牧的这种野心。

  想清楚原因之后的赵丹不禁有些哑然。

  照理来说,猜忌有军权的大臣这是君王喜欢做的事情,怎么寡人都还没有猜忌李牧,这些李牧的同僚们倒是先替寡人猜忌上了?

  要知道在李牧的身边可是有着大量的胡衣卫密探潜伏的,这些人一方面在暗中保护着李牧,同时也起到一个监视和了解李牧的作用。

  这么多年下来,赵丹自认为对于李牧已经足够了解。

  这就是一个很纯粹的军人,他更喜欢的是在战场上征服敌人,对于政治其实并没有太多的野心。

  而且从历史上来看,赵国的北方部队一直都被掌握在李牧的手中,可是李牧从来也没有任何的造反之心。

  想到这里,赵丹不由得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李牧是不会造反的,这一点赵丹心知肚明,但是却没办法开口解释。

  怎么说,难道说寡人看过后世的史书,李牧直到死前都没有造反?这理由也没人信啊。

  而且也不能够打马虎眼含混过关,毕竟现在可以说是几乎所有的龙台重臣都不希望李牧继续独掌北方军权,这么大的反对声浪是赵丹这个赵国大王也不能无视的。

  不得不说,几名大臣的建议还是很有可取性的。

  历史上的赵国之所以让李牧独掌北方军权,那是因为北边有匈奴、东胡和燕国这些敌人,由于消息传递的不便,集权在李牧手中才能够让李牧临机专断,用最快的速度调集兵力应对敌军入侵。

  但是现在匈奴被打跑了,东胡根本不敢南下,燕国也被灭掉了,再给李牧这么大的军权其实已经没有太大的必要。

  只不过赵丹出于对李牧的信任并没有想过这一点,直到今天被大臣们群起进言为止。

  赵丹沉思片刻,随后开口说道:“若是将大都督调回邯郸,那么诸卿以为有谁可以取代大都督的位置镇守北方?”

  平原君赵胜听到赵丹这般说法,脸上也是闪过了一丝喜色,赶忙开口说道:“大王,臣以为庞煖将军曾经多年在燕国,和诸胡也打过不少交道,更有指挥骑兵作战的经验,乃是出镇北方的最佳人选。”

  虞信轻轻的哼了一声,并没有开口说话。

  不是虞信不想争,实在是布衣派没有人选去争。

  李牧既然是龙台重臣,那么理所当然就要派一个同级的大将去替换李牧。

  布衣派之中只有廉颇这么一位身居龙台的将军,总不可能让廉颇去北边替换李牧吧?

  赵丹不置可否,突然开口说道:“这样吧,封君之事倒是不用着急。毕竟大都督虽然战功卓著,但是却无平定中原之功,若是贸然封君恐怕有人不会心服。寡人准备让大都督主持下一场灭国之战,等到大都督成功之后,封君便是理所当然之事了。不知诸卿以为如何?”

  想来想去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办法了。

  封君也不能随便封啊,不然的话以后君候泛滥勋贵众多对于后代的皇帝来说也是个大麻烦。

  所以不如提高一下封君的标准,让有灭国之功的主将才能够封君,这样君候的数量肯定会少了不少,也为后代减少一些麻烦。

  反正现在暂时也不会大规模的进攻西域,让李牧一直放在北边和秦国人进进退退的也是浪费,不如先将李牧调回来应对中原战事,等到统一了中原之后再将李牧派出去征伐西域。

  其实这也算是一种对李牧的保护,不然的话现在李牧就已经把所有同僚都得罪光了,将来还怎么在赵国政坛上混?

  赵丹可不想因为李牧和这些龙台同僚们之间的摩擦而产生对赵国的不满心理,那才是真的亏大了。

  在听了赵丹的这番话之后,几名大臣先是一阵沉默,随后不约而同的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赵胜道:“大王所言甚是,大都督既然身怀大才,理当承当起为大王征服天下之重任。”

  虞信道:“大都督之威名天下皆知,乃是出征主将的不二人选。”

  其余人也纷纷表示了同意。

  赵丹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么就辛苦庞卿先替寡人去镇守北方吧。不过庞卿毕竟年迈,寡人觉得可以找一个人协助一下庞卿,将军许历是一个不错的人选。这样吧,以黄河为界,黄河以西诸郡为庞卿主掌,黄河以东原北方五郡为许历负责维护稳定,就这么决定了。”

  既然要分割,那么就直接分割到底。

  比起李牧来说,庞煖去掌管这么大一块北方领土才是让赵丹更不放心的事情。

  但不管怎么说,得知军权被收回的李牧心中肯定是会有不满的。

  “看来等到李牧回到邯郸之后,得好好找他谈谈才行啊。”赵丹心中暗自想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