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殡天了――”
一声声呼喊由近及远,丧钟响起,传遍成个皇城。
元文二十七年,元文帝病逝,太子萧元嘉登基,新朝来了。
第22章 担忧
原本一日热过一日的天, 忽然来了个大降温。
世人纷纷说是天不怜见,阴沉的天气给国丧期间的悲凉气氛更添一笔。
除了皇室子弟,文武百官也需服丧廿十七日, 皇家寺院、道馆鸣钟三万次, 百姓百日内不得饮酒做乐,一个月内禁止婚丧嫁娶。
勾栏酒肆歇业关了门, 茶馆的生意倒是红火了起来。
虽然不能听书作乐, 三五个人凑一桌聊聊京中大事, 也是个打发时间的好去处。
最近几日,京中说来说去也就只有三件事。
一是元文帝留下遗诏, 说是最是不舍幼子, 想要煜王给他守灵, 终身不得外出。
这明眼人一听就知道, 舍不得是个托词,这就是变相的幽禁, 再叠加第二件事,元文帝临终前还收回了刚给煜王赐婚的旨意, 取消了同师家的婚事。
这两件事合在一块儿看, 那不就是个赤裸裸的明示,煜王必是在元文帝生前被厌弃了。
也有胆子大的人,说这是新皇,也就是原本的太子,如今的宏景帝忌惮煜王,不想要煜王有机会继承大统。
说什么的都有, 明明元文帝殡天他们没在跟前, 却说的有鼻子有眼的,有的还说是太子在元文帝临终前逼他拟旨盖印的。
原本世人对太子的印象, 都是个温和善良但身子不好的储君,如今能把他想的这般有心机,还得说说这第三件事。
元文帝殡天,文武大臣迎太子登基,正要筹备新皇登基大典和皇后封后大典,新帝登基第一件事,竟是宣布了和太子妃和离。
世人只听过废妃,打入冷宫的,还是同一回听到皇家婚事还有和离的。
御史台纷纷谏言劝阻,言称谢国公三朝元老,谢家劳苦功高,且太子妃过往也无过错。
那言外之意就是,人家对你有功,扶持你上位,你怎么能刚登基,转头就废了人家女儿。
你就算写的再委婉,说是和离,在外人看来那不就是体面点的废妃么。
然而新帝似是铁了心了,半步不让,坚持己见。
和离这道圣旨一出,谢昭然俨然成了京中最大的谈资和笑话。
原本众人还在说师家姑娘命运坎坷,刚被赐了婚就被收回圣旨,还是前所未有的,结果,新皇这圣旨一出,众人都惊呆了。
这哪里是前无古人,怕也是后无来着,谢昭然一夕之间,从高高在上的太子妃,差半步就能登上皇后之位时,啪叽摔了下来,成了个人人提起都能笑一句的大笑话。
师钰宁这几日也听得多了,连那街边卖自家地里种的萝卜的大婶都能说上几句。
说谢昭然是个没福气的,想来是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事外人不知晓。
她替谢昭然气得慌,谢昭然明明是那般好的一个人。
师钰宁又不能同每个瞎说的人解释,也不能揍一顿这些乱传话的人,这几日气得已经不愿意出门了。
晚间,师家饭桌上,一家人愁眉苦脸,对着一桌子的菜,却一个也没有胃口。
屠春花看着那一大盘子酱肘子,气得用力戳了几个洞。
“这挨千刀的煜王,自己不学好,还害的我家宁宁。”
“你说这算什么事啊!师敏达你说话啊,如今可怎么办才好!”
“现在京中都说了,煜王怕是犯了事了,跟煜王有过牵扯的咱家怕也落不着好。”
“这都无所谓了,反正咱家也不求个大富大贵,可是那些挨千刀的,说咱们宁宁,同煜王订过婚,以后怕是再难说亲事了!”
师敏达也学着屠春花的样子,在肘子上戳起了洞,气得不比屠春花少。
屠春花毕竟是个内宅妇人,出门的少,他这几日听到的不堪入耳的言语可比屠春花多多了。
“要不,咱们回乡下吧!”师敏达用力把筷子插进了肘子里,下定了决心般,看向师钰宁:“怎么样,宁宁,你不是一直想回去。”
“啊?你说什么?”师钰宁忽然听到了她爹喊她,刚才她在走神,不知道她爹说了什么。
师敏达却以为女儿是因着这几日的流言伤神,赶忙放低了声音小心地说道:“爹是说,咱们要不要回江南去。”
师钰宁心不在焉,听到这点点头:“可以啊,有空咱们也该回去看看姥姥了。”
屠春花同师敏达对了个眼神,得了,白说了,这姑娘根本没在听。
两人干脆撇了她,商议起对策了,两人头一回很有默契地想起了同他们一道进京的陆家,想到了陆闻洲。
师钰宁完全没在意他们在聊什么,她还在想着白日里听到了那些人说谢昭然的那些话。
她也知道原本京中最大的笑话是她,也不知道太子怎么想的,竟然真就这般下了旨通告内外。
她总觉着这事并不需要这般的着急,这般的直接,像是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干净利落的叫人没有心里准备。
她还是事情就知道谢昭然同太子签了和离书的人呢,在听到太子那圣旨尚且震惊,何况普通百姓。
也不知道谢昭然如今怎么样了,她这两日听到最多的就是说她日后婚姻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