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第348章 点燃大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火焰!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唐晓非 9351 2024-06-29 16:43

  麦子成熟的季节总是给人希望。

  今年南方的粮食产量预估是去年同时期的两倍!

  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朝廷在京东路和河北路拨下一笔巨款,开始重建洪灾之后的城镇,同时也有大批大批粮食沿着河道运往了京东路和河北路。

  在皇帝的命令下,朝廷开始重建齐州、濮州,短短几个月时间,释放出大量的劳动岗位。

  并且,齐州和濮州开始兴建大型渡口。

  靖康五年,朝廷对齐州和濮州的策略,拉动了这两个地方的基础工业。

  大量的房屋重建,催生了许多商社,商人们组织队伍伐树,民夫需要吃饭,有专门的人看到这样的商机,开始统一提供粮食。

  粮食的主要来源是南方,一批南方商人在这一次赚得盆满钵满。

  这些商人看到北方的粮食缺口,也得到了朝廷政策的支持,开始大量运输粮食。

  这一年,朝廷官道收上来的钱,明显比往年要翻了好几倍。

  朝廷诸公看到了这一块财政来源,对于修道路的热情也更加高涨。

  与此同时,商人们也从便利的交通中减少了成本,变相获得了更多利润。

  利润高了,自然商税也就提高了,这完全是多方共赢的局面。

  民间似乎一片利好。

  然而,看到目前水泥路铺设的进度,皇帝依然不满意。

  水泥路已经铺设了两年多,竟然连东京城到江陵府都还没有连接上!

  皇帝大发雷霆,在朝堂上将徐处仁、唐恪和秦桧等人,狠狠骂了一顿。

  骂得他们一脸懵逼。

  按理说,这事已经不算慢了,毕竟都是招募民间商社来完成水泥路的铺设。

  而且这件工程和建造城池不一样,城池聚集在一起,所有的材料往那个地方运输就可以了。

  但是修建水泥路却全然不同,每一时期工地的位置是不一样的!

  皇帝责骂政事堂,最高兴的当然是刘彦宗,他还出列在政事堂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但奇怪的是,这原本只是政事堂的事,御史台却搅和进来。

  御史中丞何也出列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此时不能全然怪罪徐相公!”

  皇帝阴沉着脸,越来越有威严,嘴里冷冷吐出几个字:“何御史何出此言?”

  “陛下,臣记得,在三年前,徐相公向陛下提交水泥路铺设方案里,有一个计划,是生产出笔直的钢铁做模具,但是因为对这种模具量需求过大,需要科学院和军器监来协助造出一种全新的炼造方式,然而,这两年,这方面完全处于停滞状态!”

  何也此话一出,几方人员心中立刻了然了。

  一边原本与此事完全没有关系的韩公廉眼皮子狠狠跳了一下。

  何也就是直接在向皇帝说,水泥路的工期延迟,最大的责任是他科学院!

  还有军器监!

  躲在人群中老老实实也中箭的韩公廉和陈规,顿时站不住了。

  老谋深算的徐处仁也立刻明白皇帝的目的了。

  皇帝并不是对水泥路的铺设速度不满,事实上,水泥路的铺设,就目前的技术条件,已经到上限了。

  这一点,皇帝清楚的很。

  皇帝实际不满的是,已经两年半的时间,技术和相关设施依然没有提升。

  但依然皇帝的想法,是决然不会对科学院的人发火和指责的。

  谁都知道,科学院和军器监,是皇帝心头宝。

  这位皇帝对工事与格物充满了一种近乎偏执的狂热喜爱。

  不怪科学院和军器监,就只能让政事堂来背锅。

  但是也不能太委屈了宰相们,就只能借由一项嘴贱的何也来说出皇帝的心声。

  弄明白皇帝心思的刘彦宗,不由得在心里感慨:这个皇帝心机太特么深了!

  皇帝不说话了,他目光灼灼看着下面的大臣们,似乎等着看互撕的好戏。

  但眼看大家都停了,明显政事堂的几个人不愿意得罪皇帝的心头宝,徐处仁和唐恪都低着头,一副打算让秦桧顶上去的架势。

  秦桧酝酿了一下,心里在想:老子明明是皇帝派到政事堂给徐处仁和唐恪找麻烦的,怎么突然变成了和他俩一窝了?

  皇帝见都不愿意说,便问道:“唐恪,你说说原因!”

  唐恪原本指望秦桧说的,没想到自己被皇帝点了名,显然皇帝就是要他来撕科学院的无疑了!

  唐恪只好硬着头皮道:“陛下,工部的确没有收到过科学院任何图纸蓝本。”

  “一定要收到科学院的图纸蓝本此事才能加进度?”赵桓一副很严厉地斥责的样子,“增加人手是否可行?”

  “陛下!臣斗胆,人手已经达到饱和,再增加人手,不但不会加快速度,反而会出现臃肿,降低速度,唯一能做的是改良设备!所以,臣以为,罪不在臣等!”

  眼看皇帝逼唐恪开撕了,徐处仁不说话就太不给皇帝面子了。

  他说:“陛下,若是在现在的条件下改良模具,水泥铺设速度将大大提升!”

  韩公廉连忙出列:“陛下,模具已经调整过两次!”

  陈规也道:“陛下,铺设水泥路的模具臣已经调整过两次!”

  徐处仁道:“先后两次,与第一次并无不同,根本无甚用处!”

  陈规一时间面红耳赤,他道:“徐相公,按照大宋军器严格规制标准,两次改良,都明显提升了质地!”

  “但对速度的提升并无任何作用。”唐恪接过话来,“我来给你算一笔账,就拿此次京东路洪灾来说,在三个月之内,江陵府一共向京东路运输、售卖三万石粮食,交易钱数达六万贯,此乃运输之极限。若是江陵府与大名府之间的水泥路在今年一月竣工,这个数目将会翻两倍!达到十二万石!”

  “当然,受灾区并不需要那么多粮食,但足以平摊到整个河北路和河东路,解决那里的粮食急缺问题。”

  浑然不顾韩公廉面色难看,唐恪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情继续道:“十二万石,三万石,足足差了九万石,按照每一石二贯钱来核算,十八万贯的交易,利润按照六成核算,尚有九万贯,九千万文!”

  “按照大宋最新的商贸税法,超过1万贯,按照百抽二十来缴税!”

  “朝廷在此事上的税收,差了一万八千贯!”(宋代一贯约等于465元)

  唐恪嘴角翘起一丝得意的笑容,不愧是商部的老大,算起账来快要赶上三司使周朝了。

  不等韩公廉说话,唐恪继续道:“这还仅仅是粮食交易,还并未算入丝绸、布料、盐铁、香料等等交易。”

  做过生意的人都有一个体会,有些事不算账还好,账目一算下来,能把自己都吓一跳。

  现在唐恪在朝堂上给大家算账,这不算尚好,一算真是让所有人都吸了一口凉气,连唐恪自己都暗暗心惊。

  赵桓更是心里在滴血,因为工期缓慢,造成的损失,的确是太可惜了。

  难怪在后世,美国在崛起的时候,是全国大量铺设铁轨的时候,交通对一个国家的战略崛起实在太重要了。

  同样如此的也有20世纪的日本,日本国内交通规划到了极致,在之前的工业基础上迅速崛起成当时仅次于美国的大国,也是有原因的。

  而21世纪的中国也是同样如此,经济腾飞的那些年,是国内高铁、飞机和高速公路强势崛起的时候。

  一想到现在大宋落后的交通设施,赵桓就有些着急。

  他何曾不知这几年的水泥路铺设速度非常缓慢的原因是受到技术的限制?

  但没办法啊!

  蒸汽机没有研发出来,意味着可燃原料无法使用,热力无法转化成动力,一切都还是得靠人来打造。

  就说现在水泥路的钢铁模具,依然是大宋军器监的人手工打造生产,这样的效率是非常低的。

  一旦启动蒸汽机,由蒸汽机作为起点,来创造各种器械,人类的生产方式将会发生质的改变。

  赵桓之所以在朝堂上将水泥路铺设一事拿出来发飙,是想借着这件事,立刻逼迫政事堂想方设法提高效率。

  提高效率的方法只有提升技术,提升技术的方法只能是找军器监和科学院这样的权威。

  如此根据想要的结果来倒逼,才是有方向有目的的创造。

  只有这样,所有人才能都意识到问题的根本所在。

  军器监原本是生产兵器的地方,但现在皇帝俨然为军器监赋予了另外一层使命了。

  从皇帝开始重组军器监,成立科学院那一刻开始,就意味着,他们将承担着大宋工业革命起航的重任。

  朝堂上鸦雀无声,韩公廉额头冒汗。

  如果大家坐下来多讲讲道理,这件事也不能怪韩公廉和陈规。

  毕竟,这几年,大宋的军政如火如荼,军备几乎全部重新改良了一遍。

  而且火器的研发,花费了科学院和军器监大量的时间。

  按照级别来说,火器是最高级别,是皇帝点名要要的,而且每一次的改良,皇帝都将时间卡得非常死!

  军器监和科学院几乎都是彻夜赶工,就连大过年的,也依然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

  但是,大家现在都是朝廷重臣。

  现在朝廷出现大量无形损失,谁会跟你讲道理呢?

  谁会跟你讲情面呢?

  比起情面,乌纱帽更加重要。

  这个锅,政事堂不甩给科学院和军器监,难道自己背着?

  若是徐处仁自己背着,皇帝还会怪罪他不知事情轻重,这个锅皇帝本就打算让政事堂甩过去的。

  毕竟军器监和科学院功劳苦劳都有,皇帝不可能直接骂人。

  不仅不会直接骂人,还会在政事堂怼完人后出来做好人,然后军器监和科学院就开始对皇帝感极涕零的同时,为了不辜负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和赏识,一定彻夜不眠去提升各方面的制造技术。

  韩公廉跪在地上悲伤道:“陛下,臣有罪!”

  陈规也跟着道:“请陛下治罪!”

  一个人的许多技能是来自于他平时所做的事情。

  如刘彦宗这样的汉人,从小生活在异国,便要格外小心,才能爬上去。

  现在又担任督察院的御司,自然擅长功于心计。

  如徐处仁,身为政事堂大佬,掌管大宋民政,自然是有高格局,对皇帝的心思也能拿捏有度,进退得当,并且口才了得。

  但如韩公廉与陈规,虽说也是进士出身,但因为长期的工事与格物,已经不太擅长言辞,也不擅长心计。

  眼下这样的局势,他们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只觉得自己愧对皇帝的栽培,愧对皇帝对他们如此器重。

  眼看已经把韩公廉和陈规逼到这个份上了,赵桓也缓和道:“二位爱卿快快请起,二位为大宋呕心沥血,朕怎么怪罪二位。”

  “陛下!臣有罪!”

  赵桓从上面走下来,亲自将二人搀扶起来。

  韩公廉更是老泪纵横。

  赵桓看着徐处仁道:“也都是朕一时没有控制住脾气,你们都是朕的好臣子,如此诸位看可行?”

  “徐相公,明年一年,要竣工所有之前规划的水泥道,即从东京城出发,通往四都之道。”

  “遵旨!”

  “到了靖康八年结束,要将这些州府打通,交州府到桂州府,从广南西路到荆湖路多山区、湖泊,修水泥道显然难度会增加,但需要疏通水路,保证交州的粮食和货品能以最快的速度抵达长江,再北上中原,朕要打通中原与西南这一条道,比如打通!”

  “后年还需要打通东京到洛阳的水泥道,洛阳连同长安。与此同时,东京的水泥道要向东边的齐州、青州以及徐州延伸。”

  “至于北方,要打通东京到中山府、太原府的水泥道,同时连同幽州府,并且向西连同京兆府,由长安向西北河套路延伸,打通兴庆府。”

  “如此,大宋第一阶段的主道基本结束。”

  赵桓一口气说下来,显然早有准备了。

  他继续道:“刚才,诸位也听唐相公算了一笔账,若是大宋的主道全面提升,将大大提升大宋商贸频繁度,增加朝廷的商税,这个数额是不可估量的。”

  “与此同时,在大宋面临对外作战的时候,全国的军队动员速度将会更快。”

  有大臣不无担心道:“若是有地方谋反,抵达京师也会更快。”

  皇帝道:“朝廷不能因为某件利国利民之事存在一定的风险,便认为这是一件坏事,如此保守之举,非能富国强兵之策。”

  那大臣也不再说话。

  皇帝也再次表态了,朝廷要用更加开放的心态去规划大宋的未来,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一件事尚未做,却被它可能存在的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如此,便什么事情都无法做成。

  而皇帝今天的意思也再明显不过,希望朝堂上的每一位大臣,都重视起来。

  在接下来几年,各衙署相互配合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一个方向。

  如此,行政效率才会更高。

  而眼下,皇帝让徐处仁做出这样的规划,必然是让他提出,完成这样的目标,需要哪些衙署来配合了。

  其首当其冲的就是科学院和军器监。

  这一次,是政事堂提要求,需要哪些东西,需要多少,什么时间要。

  如此,如科学院与军器监这样的辅助衙署,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什么,该做出什么。

  商虞司才知道接下来几年,要招募多少商社,这些商社分别承担着哪些角色。

  例如多少商社配置在铺路,多少商社配置在制造水泥,又有多少商社配置在开采矿石。

  多少商社配置在钢铁的制造。

  且政事堂需要出台鼓励民间商人自主制造水泥。

  如此,整个大宋的道路体系才盘活了起来。

  而刚刚问世的蒸汽机,即将发挥它不可取代的用处,正式拉开新的时代篇章。

  布置好最高层的战略部署后,赵桓也松了一口气。

  但接下来真正的困难才刚刚开始。

  借助基础建设,拉动的大宋工业革命,必然需要各种最基础的钢铁模具。

  从0到1的过程,是非常艰巨的。

  也只有他这个穿越者,见过那些东西的形状,但并不知其所以然。

  他只能带着一群从未见过,甚至脑子里都没有那种概念的大宋科研人才,来从0起步,探索那些东西了。

  这几年,赵桓会尽一切可能让边疆稳定,使国内局势和舆论稳定,让他能顺利点燃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火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