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要以镇神司的名义也很简单,如今镇神司初立,正是要树立威严的阶段,就算那位皇子再怎么不甘心也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
突然,远处传来隆隆声,犹如战车过境,紧闭的城门缓缓打开,只见一道人影从中走出。
“方博。”
王昊第一时间认出了那人的身份,不过此时的方博还不是禁军统领,只是都统而已。
“小侯爷息怒,我们已经知道了前因后果,此人的确是被安插到禁军之中的宗门弟子,随着禁武令颁布,宗门势力蠢蠢欲动,想要挑战天朝的统治。”
方博刚说完就将那禁军首领一掌击杀,死无对证。
“原来如此,我说什么人敢假借禁军名义陷害朝廷命官,原来是宗门弟子。”
王昊不置可否地回应道。
“这些年宗门势力越发猖獗,人皇颁布禁武令也是不得已的决定,否则这天朝迟早会被宗门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方博点了点头。
此时皇城内又有人走出,这次是一个太监。
“见过李公公。”
方博躬身一拜,无比恭敬。
王昊心中也是一凛,他知道这太监是大内总管,修为深不可测,更是天武大帝最信任的人。
“方都统你先退下,我有事要和小侯爷说。”
李公公点了点头,他似乎没有看到地上的尸体一般,神色平静。
方博见状哪里还继续留在这里,随即转身离去。
“李公公。”
王昊同样躬身,李公公虽是大内总管,但并无官职,所以无需跪拜。
“小侯爷随我来。”
李公公笑道,尽管没有散发气势,可依旧有一种让人难以直视的威严。
王昊没有多想,除了天武大帝外没有人可以让李公公出面,于是紧紧地跟了上去。
很快他们便进入了皇城,一座座宫殿林立,奢华到了极点。
“不愧是皇城,守卫森严,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王昊感慨,这是他第一次进入皇城,唯有在这里地方才能知道天朝到底有多么强盛。
有李公公带路一路上没有任何人敢上前盘查,没过多久王昊便来到一座宫殿内。
“小侯爷里面请,我就不进去了。”
李公公让王昊一人进入宫殿,而他则是站在一边等候。
“难道宫殿里的是天武大帝?”
王昊深吸一口气,随后小心翼翼地进入宫殿内。
然而大殿内空无一物,也不见任何人的身影。
“臣王昊见过圣上。”
王昊没有在意这些,直接跪拜下来。
他知道天武大帝功参造化,修为早已到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程度,若是他不想被人看到就算站在面前都没有人能够发现。
“起来吧。”
一道威严的声音传来,正如王昊猜测的一样,天武大帝的确在大殿内,不过他没有露面。
“谢皇上。”
王昊起身,眼观鼻鼻观心,安安静静地站在原地。
天武大帝不开口他也不敢主动说话。
“扈下郡有宗门在扰乱民心,你是巡察使,这件事就交给你处理,下去吧。”
良久后天武大帝的声音又一次响起。
“臣接旨。”
王昊跪拜后转身离去,然而就在他要走出宫殿的时候,天武大帝再次开口道:“你见过夫子了?”
第十一章 波澜
“回圣上,臣并未见过夫子。”
王昊回应,不明白为何天武大帝会有这个疑惑。
“好,去吧。”
天武大帝没有多问,好像只是突然提了这么一句而已。
王昊不敢久留,随即躬身走出大殿,很快就在李公公的带领下离开皇城。
“小侯爷,圣上对你颇为看重,不要让圣上失望。”
分别前李公公若有所思地说道,他追随天武大帝数十年,隐隐能够猜到后者的一些心思。
王昊有些不明所以,但也没有询问只能点头称是。
半刻钟后他就回到了侯府之中。
“究竟是谁想借禁军的手暗害我,莫非是七皇子?”
回到房间中的王昊开始思索,皇城内能调动禁军的人除了天武大帝外唯有那些皇子,可自己才刚离开七皇子别院就有人找上门来,这速度也未免太快了。
“知道我和杨鼎有嫌隙的人唯有七皇子。”
不由得王昊不这么想,可他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七皇子毕竟还没有正式招揽杨鼎,没有必要为了一个不确定的人得罪定远侯,可如果不是七皇子那还能是谁呢。
“而且人皇好像早已知道了皇城外发生的事情,但他却没有在意,难不成这些禁军是他派过来的?”
一想到这里王昊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以人皇的身份岂会在意一个小小的王侯子嗣,应该是我猜错了,可为何他会问我有没有见过夫子?”
王昊很是不解,夫子早已消失数十年,就连祭酒三公都不知其下落,他又何德何能可以见过夫子。
迟迟想不通后王昊也只能放弃,继续翻阅脑海中的剑谱,如今他的剑法已经大成,战力比肩两仪境,不过想要战胜这一境界的强者并无可能。
“剑法大成后还有圆满这一层次,若是我能将十三道剑光融于一体,战力还能再次提升。”
接下来几天王昊都在修行,两耳不闻天下事。
天武大帝虽然让他前往扈下郡,但并未规定时间,所以王昊打算过了正月十五再启程。
时光荏苒,这几日朝中发生了一件大事。
杨鼎斩杀蛮夷三皇子战绩公布,朝中一片哗然,天武大帝甚至因为此事亲自召见了杨鼎。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三公九卿竟然联名上奏为杨鼎封侯,而儒家的这一举动却让军队为代表的众多王侯陷入了沉默。
儒家跟王侯理念不同,彼此多有针对,可此次却一反常态,着实让人有些费解。
按照常理来说军方多了一位王侯在朝中的话语权也会更大,这是一件好事,可王侯都不是傻子,很快便能猜到儒家这么做的目的所在。
因为祖辈原因杨鼎日后极有可能封王,若那时的他念及情义倾向儒家,军方在朝中的地位可能会一落千丈。
再加上天武大帝并没有立即表态,一时间朝中的氛围顿时变得有些诡异起来。
就连王昊也在不久后得到了禀报。
“这是儒家和军方的博弈,儒家以祭酒为首提前开始布置,想要占据朝中的主导地位。”
王昊神色平静,他早已知道会出现这个情况。
自古以来只要军方势力被削弱,注定会出现外敌环伺的情况,而儒家擅长治世,风格中庸,太平年间自然比较合适,可天下即将大乱,这个时候让儒家掌权并非一件好事。
“无论是何种原因,我都要反对杨鼎封侯,眼下军方态度模棱两可,倒也可以在这上面做一做章。”
王昊自语,随后开始安排下人将他所了解到的边关真相传播出去,很快就在上京城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如此行径,怎能封侯?!”
三公间出现了不同意见,性格最为火爆的太保直接反对杨鼎封侯,态度十分坚定。
这并非个例,儒家内部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三公为此还多次进行讨论。
没过多久王广奏折抵达上京城,详细说明了边关之事,并且表明立场反对杨鼎封侯,这封奏折也逼得一直在观望的众多王侯表明态度。
很快舆论便走向对杨鼎不利的一方,原本他斩杀蛮夷三皇子的功劳也被磨灭了许多。
“该死,肯定是那王昊,不过定远侯的奏折也才刚到上京城,王昊怎么会提前知道边关之事?”
一处院子里,杨鼎脸色阴沉,不过他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愤怒。
想要封侯哪有那么容易,仅凭斩杀蛮夷三皇子的功劳几乎无望,只能说打下一个根基而已,所以一开始他就没有认为自己能够成功。
不过出了这件事后朝中不少人都会对他不满,从长远来看后果十分严重。
“凭借祖辈的名望我迟早都能封侯,定远侯是吧,今日仇怨我记下了。”
杨鼎没有多想,他也没有打算辩解,这件事朝中自然有人会前往边关求证,一旦辩解反而落人口实。
王昊当然也在关注外界的舆论走向,得知大多数人都表示反对后心中大定。
“记忆中父亲的确也上奏了,不过影响没有这么大,想来是因为皇室念及杨鼎祖辈故意将消息封存,不过此次因为消息首先在平民中传开,皇室就算想这么做也没有办法,甚至还要主动把父亲上奏之事传递出去。”
得知此事后王昊并没有欣喜,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不过杨鼎迟早要封侯,不会因为此事而有所更改,更何况现在定远侯一脉已经和杨鼎彻底站在对立面上了。”
王昊很冷静,接下来他要警惕杨鼎的报复,不能有丝毫松懈。
“按照记忆杨鼎仍旧会在七年后封侯,到了那时定远侯府的处境将会一落千丈,我既然已经进了镇神司就要抓住这个机会,建功立业,直至我自己也封侯,到时候一门两候,就算杨鼎想暗中算计我们也要掂量掂量。”
杨鼎之事已经了结,王昊已经做了力所能及之事,之后他就要考虑怎么让定远侯府在未来的波澜中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