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玉竹缠着她娘还有云家兄弟两陪着她一起进了一趟城,花光了所有私房钱换来了三份临街的旺铺屋契。这点东西,还是有些少了。不过离长姐成婚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她还来得及准备。
除了姚氏和云锋,几乎没有人知道玉竹在偷偷给玉容攒陪嫁。
酱坊的买卖忙的很,玉容玉玲经常在那儿一盯就是一整天,所得的收益都归了总账,日后是要姐妹三均分的。
其他的,像卤水和调料粉还有水果的买卖所得,都归玉竹所有。所以算起来,玉竹才是姐妹三里最富的那个。
不过接下来的一年里,她都会是最穷的那个了。因为她每月刨除掉买原料发工钱的钱后,其他都拿去买铺子的买铺子,买首饰的买首饰。攒了一整年,总算是攒出了一份像样的陪嫁出来。
这一年多里,玉家风平浪静,倒是村子里比较热闹。先是陶家瑛娘生了个女儿,没多久陶宝儿也多了个妹妹。快到腊月的时候儿,村长家的小草传出怀了孩子。村子里已经有好些年没有女婴出世了,这一连出生的两个女娃娃可说是珍贵的很。
陶宝儿家里从老到小个个都把小娃娃当个眼珠子似的,就连陶宝儿也是整天妹妹前妹妹后。和他家一比,瑛娘的反应便有些过于冷淡了。
要说她生的小女娃也好看又白净,陶家上下也是疼爱的不得了,可她就是心里不舒服。明明自己这胎当初个个都说是儿子的,结果现在却突然变成了女儿。她要女儿有什么用,玉玲明年就要进门了,不在她之前把长孙生下来,那等她进门了自己哪儿还有什么地位。
瑛娘钻进了牛角尖,却不想想陶家上下的为人,只拿自己看人的那套去瞧别人。刚生了孩子的脸上也没个笑脸,听到孩子哭闹更是没有什么耐心,本来还很充足的奶水也渐渐没了。
陶二婶自己也生过孩子,知道怀孕产子的辛苦,就想着让瑛娘多休息休息,好好坐月子。反正瑛娘现在也没奶水了,晚上便把孩子抱到了她的屋子里,免得吵着瑛娘。
可惜她的一番好意却是瞎子点蜡烛,白瞎了。没了孩子吵闹的瑛娘晚上依旧是辗转难眠。
“瑛娘你这是怎么了?都这么晚了,还不睡。”
陶实困的不行,本是起来尿尿的,结果一回头就瞧见月光下的媳妇正瞪着一又又大眼,毫无睡意的模样。
“我睡不着。”
“怎么就睡不着了?小丫不是让娘抱走了吗?晚上也没听见她吵,这不挺好的。”
陶实躺回床上,迷迷糊糊间又快睡着了。
“娘是不是因为我没生儿子,生我气了?所以这才把小丫给抱走?”
正迷瞪着的陶实一听这话,立刻清醒了过来。
“胡说八道什么呢?娘抱走小丫不是因为你总嫌吵吗?这不是为了让你好好休息吗?扯哪儿去了?你这脑袋瓜里一天都在想啥呢?”
大概是说的有些急了,陶实的口气听着有些不太好。瑛娘鼻子一酸,眼睛就开始红了。不过大晚上的陶实他也看不出来。
他说了几句听见媳妇儿没有再说话,以为瑛娘想明白了,干脆又重新躺下睡了过去。
背着他的瑛娘红着眼默默开始抽嗒起来。若是生了儿子,陶实才不会这样凶巴巴的和她说话。她一定要想法子赶紧再怀上才行。
瑛娘的这心思是越歪越远,隔壁的玉家却是一片和乐。
还有几日便是老大玉容的喜事儿,如今整个家里都是喜气洋洋的。院子里摆放着过几日就要陪嫁出去的一整套红木家具,那是姚氏请人给打的。实在是家里的屋子堆放不下了,才给放到了院子里。
这会儿玉玲正跟着她娘正忙着清点嫁妆,屋子里只有玉竹在陪着姐姐绣嫁衣。玉竹比起去年明显长高了一大截,再不用踩着小板凳才能看到桌子上的东西。
“长姐,你绣的鸳鸯真好看……”
她真是羡慕极了姐姐这双巧手,这么好看的嫁衣,在这村里大概是头一份儿了。
玉容抬头瞧了她一眼,笑道:“你啊,这女红可得练起来。日后出嫁的时候儿便也能绣这样好看的鸳鸯了。”
玉竹:“……”
“长姐,就不能不成婚吗?”
“这是说的什么话,哪有女子不嫁人的?”
“反正我不想嫁人……”
玉竹小声的嘀咕了一句,玉容也没放在心上。毕竟小妹现在才六岁,她哪儿知道什么婚姻嫁娶的事儿。等她到了年纪自然就会明白了。
“好啦好啦,时候儿不早了,去把羊奶喝了回来睡觉吧。”
玉容揉了揉眼睛,困的不行。她的嫁衣再锁个边儿就行了,明日再绣也来得及。她把桌上收拾好,一转眼又瞧见小妹抱着一堆东西进了屋。
“这么快就喝完了?”
玉竹摇摇头道:“等要睡觉的时候儿再去喝,长姐你先看看东西。”
她把怀里那一大包东西都摆到了床上。
玉容上前解开一看,吓了一大跳。好几件的金饰,还有七份屋契,村里的地契也有不少。
“这这这是哪儿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小仙女们,这几天生病加偏头痛,实在写不了。今天才更新啦。
这章评论给你们发小红包哈。
天气凉啦千万千万要注意保暖!!
第125章
“是我自己攒的呀!”
玉竹很是骄傲的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她很早很早就想着要给两个姐姐挣一份丰厚的嫁妆出来, 如今算是完成了一半,等长姐出嫁后,她就要开始给二姐攒嫁妆了。
“长姐, 这些都是娘陪着我一起去买的,保证不是乱买。就是首饰不知道你喜不喜欢。你瞧瞧嘛……”
玉容呆呆的看着小妹拿起两样金饰, 半天回不过神来。
“长姐你看这个, 娘说这珠花是石榴花, 多子多福的,还有这个,样式简单但形似如意,说戴它能吉祥如意, 这些寓意都挺不错的。”
玉竹小嘴叭叭的说了一通, 回过神才发现长姐太安静了,转头一瞧,长姐居然在哭!
“长姐……”
玉容此刻的心情那真是又酸又疼又开心,看着满心为自己盘算的小妹再也忍不住一把将她搂进了怀里哽咽道:“傻丫头, 这么多东西, 要好多好多钱呢,不是跟你说了要好好儿攒着吗?”
“我攒了呀, 只不过又花了而已……钱嘛, 没了这不是还在赚吗?咱们现在跟白家的合作出货越来越多,钱是挣不完的。但成亲, 一辈子就这么一次, 我肯定想让长姐风风光光的出嫁呀。”
虽说魏平和他娘都不是个势利的, 但成亲之日来往的亲戚邻居肯定不少。魏平如今官途坦荡,也有不少同僚到贺,若是姐姐的陪嫁太少, 难免会叫人看轻。
玉竹当然要尽力给姐姐添妆了。
“长姐,你先看看喜不喜欢嘛,不喜欢的话,我明日再去城里给你换别的样式。”
玉容脸上还挂着泪,听了这话又忍不住笑了。
“金做的首饰谁不喜欢呀,傻妹妹,别来回折腾的。先放姐姐这儿,等你长大了给你做嫁妆。”
她是不打算收小妹这些东西到嫁妆里头的。姐妹三她是老大,哪儿有叫小的给大的准备陪嫁的。
玉竹非要给,玉容又死活不肯收,姐妹来推来推去还是姚氏来了做了主。
“小竹一片心意,容儿你就收了吧。等她大了,你再回些陪嫁给她就是。再说这些屋契都是写的你的名字,你若不收,改来改去也麻烦的很。”
一家子轮番劝下来,玉容才勉强将那一包东西都收了起来。这小小的一包东西,价值至少都有两千银贝,比自己原本准备的嫁妆都要厚,也难为这小家伙舍得。
玉容偷偷抹了抹眼泪,心里暗暗定了个主意。等小妹日后成亲的时候儿她要陪一份更厚重的嫁妆给她才行。
一旁的玉玲虽然没有具体看到小妹送了多少给长姐,但里头的金饰她看得明明白白的,反正那一包价值绝对是上千银贝。再想想自己给长姐准备的陪嫁,她莫名的有些脸红起来。
这一年多来家里买卖做的红火她分的钱也不少,但也才几百银贝,和小妹比起来,真是不够看。
只是再拿不出手,长姐都快成亲了也要拿出来了。
第二天玉玲便趁着姐姐给嫁衣锁边的时候儿凑到她身边将自己攒的银贝都给了她。
一罐子的银贝这在两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现在两个妹妹都在给她塞钱,真是叫玉容哭笑不得,却也不得不收。不然二妹便要哭她是看不上才不收的。
两个妹妹这样疼惜姐姐,姚氏是非常欣慰的。隔天便把嫁妆单子拿出来将那些东西都添了进去。
淮城这边成亲的习俗是要秀嫁妆的,不过房屋地契太过珍贵,为免丢失大家一般都是在嫁妆箱子上放上瓦片代替,一片瓦便是一块地,一间屋。大女儿这份嫁妆可是要羡煞多人了。
先头魏家送的聘礼容儿是要全部带回去的,再加上自己备的嫁妆和两个小的添上的,可谓是十足十的丰厚。
一转眼便是好日子,这天一早玉容便被喜婆从床上拉了起来。先是绞面,再到敷粉,然后才是梳妆。
今日大喜的日子,玉容戴的是她娘给她的一套红珊瑚首饰,若非脸上粉扑的太白,那当真是明艳照人的很。
玉竹今日也穿的很是喜庆,一身大红福字袄将她衬得跟个雪娃娃似的,好看极了。
阿娘和二姐今日都在忙着里里外外的事儿,卧房里就只有她陪着长姐。等那喜婆帮长姐梳好发髻弄好发饰后,她便找了个借口将喜婆支使了出去。
“长姐,快快快,把这些粉都擦了。”
“嗯???擦了做什么?!”
玉容条件反射的捂住脸,不许玉竹碰她。
“小妹,今日是大日子,不可胡闹。”
“长姐……我可不是胡闹。你用水盆照照你那脸,被那粉弄的跟个鬼似的。晚上姐夫一揭盖头,指不定吓好大一跳。”
成亲呢,一生中非常非常重要的日子,哪能让姐姐顶着这么个妆进洞房去。玉竹拿了帕子绞了水递过去。
玉容低头在水里一照,也是吓了一跳。她以前见过别人出嫁,虽说妆容好像也和自己差不多,但她没想到自己上了这个新娘妆会变得这么丑。当下便干脆的拿了帕子将脸上的粉都擦得干干净净。
反正魏平都没见过自己上妆的样子,就这样去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玉竹不能叫姐姐丑丑的出门,却也不能叫她就这样素面朝天的去。化妆她不是什么行家,但以前出门应酬也会给自己上个淡妆,总之她的手艺肯定要比喜婆的要好得多。
“长姐,你坐好眼睛闭上。”
玉容乖乖听话坐好,她大概猜到小妹要做什么了,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总觉得她跟那个喜婆都不太靠谱的样子。
不过,算了,反正时辰还早,弄不好等下再偷偷洗掉盖上盖头,小妹也就发现不了了。
她闭着眼,只感觉小妹挖了一坨湿湿的膏在她脸上,闻着有些像村民们平时会做来护手的蛤蜊油?
小妹这会儿给她擦蛤蜊油做什么?
玉容想不明白,只感觉到那些蛤蜊油被妹妹那双小手慢慢推到了脸上的各个地方。然后才感觉到了她在扑粉。
这顺序是怎么回事儿她真是一头雾水。
折腾了小半个时辰后,玉竹才终于松口叫她睁眼。
玉容对着水盆一照,里头的人还是那个熟悉的人,但又像是明艳了不少。水盆到底是看不了那么精细,不过没把脸弄花,她已经很满意了。
“小妹你这手啊,真是巧,日后不做调料去给人画脸也能挣个不少钱呢。”
“那可不行,画脸才能挣多少钱。”
她还得给二姐攒嫁妆呢。
姐妹两在屋子里头说说笑笑了一阵儿,很快便听到了喇叭锣鼓的声音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