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夫人回到家里,面临的是老太爷昏厥的惨况,大夫说老太爷听闻长孙噩耗,一时惊厥气血逆流,有中风之兆。
林琛一家已经在上房守着了,林夫人满身狼狈进门,见此情景又忍不住失态痛哭,他们家这是犯什么小人了,怎么突然间天都塌了!
林琛的妻子扶住大嫂让她镇定,老太爷他们会照顾,大嫂只安心照顾儿子就是。
林家的家风根本上还是和睦团结的,出了这样的事情都能体谅,而不是为了老太爷的病情你推我我推你的,林夫人握住弟媳的手感谢她,还好有她在。
“芷萍呢?烨哥儿不是去接她的吗?他出事了,你有没有再让人去接芷萍?”
他们怕林琰夫妇顾着长子忘了女儿,别女儿在外头又出事了,那可真是要他们的命了。
林夫人点头:“我和太后娘娘说了,她说她会安排人去接芷萍,让我安心。”
太后办事情他们还是信得过的。
林琛也感激太后仗义相助,但他们都知道芷萍的毛病,问芷萍回京后住哪儿?这家里乱糟糟的,要不去他们家住,总不能住在宫里,不方便。
林夫人本来也是打的这个主意,想让芷萍去二叔家住,只是眼下老太爷病了,林琛已经说要把老太爷接过去养病了,她怎么还好把女儿也送去。
“就让她住家里吧,老爷在军营陪护烨儿,我一个妇道人家不能在军营住下,只能在家里干着急,芷萍回来了正好陪陪我,要不然我一个人呆着更难受。”
这种事情,不发生在自家身上,安慰别人都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林琛夫妻也不好多说,只说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告诉他们,这时候亲兄弟不帮,还有谁能帮。
林夫人深深感动,他们家不像别人家有兄弟争产妯娌争锋的事情,但一家人住在一处。总有些疙瘩,尤其林琛出息不比林琰差,朝中有一家不能出两个京官的规定,为了让林琛也发展起来,老太爷早早分家,让林琛自成一户,分家时林琰作为大哥也没多拿什么,父母的产业他拿四成,两个弟弟各拿三成,比起其他人家嫡长子占七成,其他弟弟占三成的事情,林琰真算得上好兄长了。
林夫人毕竟是妇道人家,在这些事情上就比不得男人豁达,但也没表现出不满来,真正让她不满的是林芷晴的亲事,本来寿王府一开始看中的是落选的芷萍,芷萍不同意,但他们家觉得还可以再劝劝女儿,寿王世子也不错的,便没急着回绝寿王府。可还不待他们正式回绝,寿王府已经和林琛家定亲了,说芷晴和寿王世子青梅竹马两情相悦,绝口不再提芷萍了。
本来呢,人家也只是问了一句,林琰夫妇也没正式回话,确实连口头约定都没有,也就不算毁约了,但寿王府也没打个招呼就定下了芷晴,林夫人也不太高兴了,什么意思嘛,既一开始就看中了芷晴,做什么又来问芷萍?二房也是,明知道寿王府问过芷萍,又答应了寿王府的提亲,这算是让芷晴截妹妹的胡吗?
后来因为芷萍总是闹腾,二老对芷萍很是不满,连带着对林夫人也不满了,常去林琛家住着,林夫人觉着是不是二房说了他们什么不好的,二老才越来越不满。
如今自家出了事,还是这至亲的几人会尽心帮忙,林夫人深感愧疚,之前自己那样揣测,真是小人之心了。
老太爷没有昏厥多久,下午就醒了,只是醒后手脚不灵活了,吃饭都要人喂,但嘴里还能说,问孙子怎么样了。
林夫人安慰他:“命是保住了,身上有几处伤口,太医在治,说暂时不宜挪动,先在军营里休养几日,老爷在那儿陪护,父亲一定要快些好起来,若是老爷回来看到您又病了,他真要承受不住了。”
老太爷也愧疚:“是我的错,我就不该提议把芷萍送走的,否则烨哥儿怎能遭此横祸,是了,芷萍呢?你再让人去接她没有?她还在外头吗?”
因着他问这一句。林夫人心里的埋怨就消了,她以为老太爷会怪她:“说了让烨哥儿白日里去。你非得让他赶夜路去,现在出事了,你开心了?你是怎么做娘的……”
可老太爷没有,他深知孩子出事,做母亲的是最伤心自责的,他又怎么能再往儿媳伤口上撒盐。林夫人听老太爷这样说,也暗悔自己先前的小人之心了,公爹对家里的孩子都很好,芷萍也就是这段时间不正常,老太爷才烦她的,以前芷萍刚回来时,二老不知道多疼她,至于林烨,他作为长孙,承载了二老最多的期盼,前些年林琰外放,林烨留在京里陪伴祖父母,如今他出了事,二老也伤心坏了。
其实都是一家子血亲,便是行事方法不同,出发点却都是为了孩子们好,孩子出事了,一家人谁不痛心,他们再互相责怪,只会让这个家更快分崩离析,如今要一家团结度过难过才是。
“父亲莫要自责,可能这就是命,烨哥儿当有此劫,无论如何,保住了命就好,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后再慢慢调养。”
这话也就是哄哄老爷子,林夫人说着说着自己都哭了,她知道,儿子好不了了,儿子醒来后该怎么面对自己下半身要在轮椅上度过的事实,芷萍回来后又该怎么面对哥哥为了接她回家遇匪重伤的事情,她若不好好开导两个孩子,恐怕这兄妹俩都废了。
小儿子林熔在外念书,还不知道家里发生的事情,她不知道该不该说,这种时候,她希望一家人都在一起,她才心安,可林熔马上要备战秋闱了,她又怎么敢让儿子分心。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压在林夫人身上,真是气都喘不过来了,她要是不经事,这会儿也恨不得病倒在床上万事不管了,可她不能,这个家还得她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