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的诞生[美娱]_500
米尔克置之一笑:“不,我只是个普通而又有了点年纪的人。”
“那你害怕警察?”
“我只是慎重而已。这儿我认识很多人,如果被人发现,我的工作就保不住了。”
“噢,你属于“秘而不宣”的那类人。”斯科特审视着米尔克的眼睛:“我觉得你需要换换状态,认识些新朋友。”
摄像机给了威廉一个特写,脸颊微微的抽动,短暂的思考与犹豫,眼神透出释然与决心,眉间长期萦绕的懦弱与胆怯被慢慢扫空。
眼神演技是最能判断演员天赋与经验的演技种类,有些演员被评价“演什么都一个模样”,就是因为他们镜头前的眼神是自己的眼神,而不是角色的眼神。
外形动作到位只能称得上是合格的演员,眼神台词能与角色共情就已经是好演员了,而如果两者能无时无刻融合在一起,例如威廉同时无意识展现的,有点GAY的抠着手指的动作,一个鲜活的同性恋形象跃然而生,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都屏住呼吸,以为自己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米尔克。
“我需要改变。”米尔克用肯定的语气,说给自己,也说给斯科特听。
年轻的情人笑着凑过来,在米尔克的嘴角留下一个轻吻。
已经下定决心的米尔克没有像以往在公共场合那样躲避,他尽量自然的接受了男友的亲密,但是冰激凌车店主随即投来的异样目光还是刺痛了他,米尔克用半真半假,不太确定的语气说:“我们为什么不一块私奔呢?”
斯科特只问了一句:“去哪儿?”
……
“CUT!”
“威尔,詹姆斯,你们演的非常好。”斯皮尔伯格率先站起来鼓掌,然后是其他人,“这一幕结束了,大家可以去休息了。”
大多数的工作人员都欢呼一声,或帮忙收拾道具或找地方休息去了,但不远处的人群里气氛仍然很热烈,交谈甚至比之前更加活跃了――这些充当游行人员的人其实不是剧组雇来的临时演员,而是同性恋权益组织的成员,变装皇后们也是真的,有的甚至清晨才从夜场表演回来,家都没回,直接穿着夸张的服饰就赶来参加拍摄了。
詹姆斯・弗兰科似乎对变装皇后的工作很感兴趣,被这些群众演员用热情的视线看了几眼后,就走过去聊天了,也毫不意外的收获了一堆兴奋的尖叫。威廉则是拿了瓶水,一边喝着一边坐到监视器旁,和斯皮尔伯格一起看刚刚的镜头拍的怎么样。
“旧金山市政府已经同意开放卡斯特罗大街,卡斯特罗的社区管理委员会也很欢迎我们,甚至帮助说服了几个六十年代起就经营着的商店开放拍摄,还会查看社区档案,将一些店铺的外观改建的更有七十年代风情。”斯皮尔伯格和威廉交谈着,并且看了一眼不远处的詹姆斯・弗兰科,对方都快被人群淹没了。
威廉顺着斯皮尔伯格的视线也看了看,笑道:“我们唯一的问题是,希望那里的居民不要太热情。”
这很难说,因为根据前两年的调查统计,卡斯特罗大街有三万余名固定居民,其中同性恋的比例占到了41%,远超美国官方公布的同性恋人口约6%的占比,甚至也大大超过旧金山市其他街区15%的平均水平,堪称全美之最。
卡斯特罗大街之所以成为全美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的同性恋社区,也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二战期间,美国严禁同性恋参军,军人一旦被发现或被怀疑是同性恋就会被开除军籍,强迫复员,而当时这些军人们复员返乡的中转站就在旧金山。被迫退伍的军人们不敢回家,加上旧金山当时已经发展成为大城市,就业机会很多,这些人就留了下来,其中多数人被安顿在卡斯特罗大街附近,渐渐也传出了“旧金山同性恋很多”的名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同性恋者的到来,后来又有米尔克参政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最终将卡斯特罗打造成了全美同性恋者的天堂。
可以说卡斯特罗大街与哈维・米尔克是有很深的渊源的,对于剧组的拍摄请求,当地居民几乎是全票通过了。
监视器上,将刚刚拍摄的镜头回看了一遍,斯皮尔伯格感到非常满意。“你觉得怎么样?”他问威廉。
“我不知道哪个镜头更好,但如果你要再来几遍,我也是可以的。”威廉面不改色地说:“拍第十几遍、二十几遍的时候,我都快吐了,但到了第五十遍、六十遍,每次反倒都能有新的感受。”
刚才这一幕,其实他们已经连续拍了三天,摄像机存储了大概几十个一模一样的镜头资料,最终选择用哪个要到后期剪辑的时候才知道,每一个镜头因为细节的不同,传递出的镜头语言还是会有些许差别。
斯皮尔伯格没有要求再拍,这一幕的镜头数量已经够多了,不过听到威廉的话,他还是大笑道:“记住你的话。等到了旧金山,我还是会按同样标准要求你的。”
“我知道。”威廉一半叹气一半庆幸地说:“谢天谢地,改了两遍剧本,我的台词量已经比以前少很多了。”
《米尔克》的故事主线是哈维・米尔克的从政之路,这是导演、制片和编剧一致公认的,不过对于影片的叙事结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两名编剧也有过分歧,《米尔克》的剧本更是前后大改过三次。
在第一版剧本里,哈维・米尔克出场就是四十岁,与男友斯科特・史密斯邂逅后,两人从纽约搬家前往旧金山,没多久后米尔克就萌生了从政的念头,然后编剧几乎将全部重点都放在了米尔克的政治生涯上面,剧本里充斥着大段大段的演讲与辩论,竞选过程事无巨细,米尔克被塑造成了一个雄辩家和演说家。
在斯皮尔伯格指出这样的米尔克缺少人类情感,更像一台政治机器后,编剧拉里・克莱默和达斯汀・布莱克修改出了第二版的剧本,这一版里展现出了米尔克的个人魅力与更多的私生活细节,包括斯科特对米尔克的一见钟情――看过威廉的定状造型后,众人表示这完全说得过去――甚至还给他安排了个神经敏感的第二男友,因为米尔克忙于工作、疏于关心而上吊自杀。
这回轮到威廉觉得太过了。凭心而论,或许编剧是想突出米尔克为事业牺牲了爱情,或是遭遇男友离世的重大打击后仍然坚定向前的伟大,也可能想暗示一些人无完人的道理,但是放在剧本整体营造的氛围中,这段情节却不仅生硬,还很突兀,而且根本目的还是在为后面的政治剧情服务。
经过一番争论后,两名编剧再次对剧本进行了大篇幅的修改,感谢他们的才华横溢和灵感永不枯竭,最终版本的剧本获得了所有人的一致认可――在这个最终版本里,将会在开场时用一些胶片风格的影像闪回镜头,加入几个米尔克青年时期的片段,对他日后的性格和经历进行铺垫。
这很重要,因为之前的剧本里故事是从米尔克搬去旧金山后展开的,编剧根本没有提及他去旧金山之前的生活,而那有差不多四十年。少了如此长的一段时光,使很多只是读了剧本,没有额外做功课的演员――比如说《米尔克》剧组的绝大部分演员――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哈维・米尔克是怎么从一个一事无成、性格有些软弱的中年商人,突然变成了前途无量的明星政客的?难道中间都没点过渡吗?
就像在《飞行家》里,如果没有霍华德・休斯小时候母亲为他洗澡并叮嘱他小心病菌感染的镜头,要怎么理解他长大后近乎自虐的洁癖和强迫症?
事实上,米尔克的口才和演讲能力一流,是因为他毕业于公立名校,在海军服过役,退役后在华尔街当股票分析师,还在百老汇做过制片人,有一大堆前卫的戏剧工作者朋友,受过锻炼和熏陶。他能成为全美同性恋者的旗帜,是因为他本身就具有反抗精神,经常参加反战游行,还在抗议中烧毁过美洲银行的信用卡(美洲银行背后的加利福尼亚财团同时也代表着南方的军火工业集团)。
而且米尔克曾经躲在柜子里二十多年,他尝过压抑自己的苦,清楚的明白一味的隐藏妥协,然后等待这个社会哪一天能大发慈悲的正常对待他们是走不通的一条路,只有反抗和斗争才能换来真正的平权。
这就像是那个“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的哲学问题,解释清楚了这个问题,哈维・米尔克就真正的从历史中鲜活的走了出来。
……
剧组里,结束米尔克决心参与竞选前的戏份后,威廉也摘掉了那头嬉皮士一样的假发,不过,这并不代表他的头发就获得自由了,鉴于哈维・米尔克拥有犹太人典型的深色、微卷的头发,还有一个颇高的发际线,威廉不仅要把头发染成深棕色,还要烫成微微的自然卷,并且将前额两侧的发丝根部染成浅色,制造出额头两边发际线后退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