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节
对这样的情况,叶绥只感到很惊奇。
前一世,孙长蕴便是太宁帝时的尚书左仆射,这一对君臣相当融洽,如今也有了紧密的联系。
她对此乐见其成,也交代了庆伯要保护好他们。
“当然,让他多去看看,总是好事。参加这孤山诗会,对孙长蕴来说也是好事。”汪印这样说道。
顿了顿,汪印笑问道:“阿宁,你觉得孙长蕴能压住江南道士子吗?”
叶绥也笑了,答道:“我相信他可以——半令也是这样认为的吧?”
汪印“哈哈”笑了起来,说道:“孙长蕴如果不能碾压江南道士子,那么也枉费谢玠和本座的教导了。”
孤山诗会,说是一场诗会,但是流程和考核的内容,却与朝廷的科举选拔甚是相似,可以说是一场小型的科举选拔。
难怪,皇上对江南道书院的容忍越来越低……
对这些流程,孙长蕴已经亲身经历过,并且孙长蕴所学所知,也远胜江南道士子。
他所需要的,便是孙长蕴扬名,一定会在江南道扬名,不会有另外的可能。
孤山诗会举办那一日,西湖边上的人更多了,杭州府也特意派了许多守卫前来维持秩序,因而人虽然多,一切却是井然有序。
孤山诗会是一场考核比试,也是一个展示才能的机会。过去在孤山诗会上引人注意的文人士子,都会在江南道有着非一般的声望和影响力。
因此,每一次的孤山诗会,不管是书院还是士子,都十分重视。
在孤山台上那里,汪印看到了顾祖玢,晏千钧的禀告无误,顾祖玢的确是这次孤山诗会的主持。
“这一次江南道盛会,是对各个书院、各位士子的考核,当然也是对大家的肯定表扬。江南道文道兴盛,为国朝培养这么多有识之士,此乃国朝之福,皇上有旨,特令本官主持这一次孤山诗会,以示对此的肯定!”顾祖玢这样说道。
孤山台有很多人,当中不乏江南道权贵和宿儒,他们在听到顾祖玢这话时,总觉得有些不对。
而周衍和其它书院山长的神色都微微一变,特别是周衍,忍不住讶异地看向顾祖玢。
奉皇上旨意?怎么会是奉皇上旨意?明明是看在能立奇功的份上,顾祖玢才答应主持孤山诗会的!
顾祖玢说奉皇上旨意,又特意将诗会与朝廷扯上关系,有何深意?
汪印神色不变,心中却有着探究:顾祖玢主持孤山诗会,听起来是皇上的意思。皇上什么时候下的旨意?皇上也让顾祖玢来控制江南道文坛?
叶绥同样想到了顾祖玢话语别有深意,她脑中急转,猛然想起来了。
如果真的像她所想的那样,顾祖玢现在说的,就是太宁元年的事情!
她凑近了汪印,急促而小声地说道:“半令,天子门生!”
第933章 天子门生
天子门生?!
汪印虽然此前从来没有听过这个词,但是略一思考,便明白叶绥指的是什么了。
国朝士子在考中会试之后,都会向当朝重臣投行卷,如果行卷被重臣接下了,那么士子就会称呼这重臣为座师,士子自称为门生,会自动成为这重臣一系的官员。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士子的行卷如果能得到重臣的青睐,那么中了会试之后被授予的官职都会好很多,轮转的时间也不用那么久。
汪印虽然是朝中重臣,但是他是缇事厂督主,又是宦官,压根就不会有士子敢向他投行卷。
中枢重臣因为官职太高,也不会接这些士子的行卷,因而接这些行卷的官员,多是四品官职。
师生关系和姻亲关系一样,都是国朝官员之间极为重要的关系,并且这关系极为牢固密切,很难被打破。
他们枝枝相连,座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了庞大的势力,对国朝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
永昭帝之所以对江南道书院的影响力如此的忌惮,原因就在于这些生徒会向从江南道各个书院出去的官员投行卷,在尚未考中会试之前,就已经尊称这些官员为座师了。
换言之,江南道书院所出去的人已经成为过去了一股庞大的势力,对朝廷有着莫大的影响力,永昭帝怎么能忍?
永昭帝令汪印前来江南道,首先要收服青云书院的山长周衍,也就是为了收拢青云书院的影响力,乃至将江南道文坛的影响力收归国朝。
如何完成皇令,汪印已经有考虑,但是他没有想到,顾祖玢会在这个时候说出这样的话语。
顾祖玢领看皇令,难道皇上也令其拢住江南道文坛?
可是顾祖玢是江南道观察使,如果皇上要其掌控江南道文坛,早就给其下了皇令,也无须等到现在了。
此前一点点风声都没有传来,晏千钧和京兆的王晦都没有收到消息,那么顾祖玢是什么时候领的旨意?
叶绥继续想着顾祖玢这些别有深意的人话语,她在想顾祖玢是不是也领了皇令,是不是也想到了天子门生这个办法?
天子门生之说,还是孙长蕴在太宁元年提出来的。
那时,孙长蕴建议太宁帝在科举选士的时候,在士子考中会试之后,还需加增加殿试。
殿试规定,士子行卷都必须呈给皇上,并且皇上还要亲自看过这些士子,最后才选出殿试优胜者,可以出仕为官。
这些经历殿试的士子、最后能出仕为官的士子,就是天子门生。
天子门生一说,极大地冲击了国朝座师、门生制度,即便它有种种诟病,也避免了重臣朋党的趋势可能。
现在顾祖玢所说,是不是就在提出天子门生之说?
“半令……”叶绥又再急促说了一句,想提醒汪印对此重视。
如果真的是这样,长此以往,江南道书院的影响力就会逐渐消弥,皇上想要做的事情,便能完成了。
那么大人所领的皇令便不能完成,那么会怎样?
汪印朝叶绥轻轻点了点头,示意她无须担心,然后唤来了唐玉,低声吩咐了几句,便只见到唐玉去到了孤山台的另外一边——那是参加孤山诗会士子聚集的地方。
而这时,顾祖玢的话语也说完了,他并没有像叶绥所猜测的那样提到了“天子门生”,而是勉励这些参加诗会的士子们竭尽所能、不负书院所望,以便为国朝作出贡献。
不管汪印叶绥有怎样的想法,也不管各书院山长为何会变了脸色,孤山诗会一切都在如常进行,所有人都在兴奋热切地期待着各书院士子的生徒。
邵师兄邵澜站在青云书院的最前面,他一眼就看到了孙长蕴——孙长蕴的容貌气度实在太容易辨别了。
况且,这几天邵澜一直憋着一口气,总想起孙长蕴那幅目中无人的样子,誓言定要在孤山诗会上杀掉孙长蕴的锐气。
孙长蕴并没有发现邵澜的注视,他眉头略皱,脑中所想的则是刚刚唐玉暗中传音的话语:
天子门生,汪督主说让江南士子出仕之后都成为皇上的学生,要趁着孤山诗会这个场合提出来……
时间并不让孙长蕴多想,他便跟着其他士子进入了孤山台的正中心——士子们都在这里参考比试。
孤山诗会的考核流程与科举选士颇为相似,是一个缩小版的,分别有诗文、策论这两方面的内容,此外,因为孤山诗会还有展示功能,因而还多了才能演示、当众辩论这方面的内容。
譬如有人一手字写得特别好,就可以在孤山台现场书写,也会因此而扬名,说不定还能进入青云书院书学当教习。
而当众辩论赛那就更直接了,每年都由各书院山长商定一个题目,然后让士子就此各抒己见,借此来展示士子的才能和风采。
因为每个人的见解没有优劣之分,自然也评不出高下成绩,但是当众辩论是孤山诗会最重要的一环,因为它才最能体现士子的眼界长远是否、思考深入是否。
曾有士子在孤山诗会的当众辩论中,萌发乃至完善了自己的见解,进而行程了自己的学说。
孙长蕴大概是孤山台士子中最淡定的一个了,诗文、策论对他来说压根就没有什么难度,在小半天考核过去之后,他的诗文、策论都得到了江南道各书院山长的赞许,力压邵澜等一众书院士子,夺得了比试魁首。
对这个结果,孙长蕴并不感到多少惊喜。——他对自己有充足的信心。
他更在意的,乃是当众辩论这个环节,他想着要趁这个环节提出“天子门生”这四个字。
当他听到这一次当众辩论的题目时,忍不住微微笑了起来。
第934章 一鸣惊人
这一次江南道书院各山长给出的题目,相当……简单。
就书院有关情况,阐述一个见解。
乍听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所有士子都愣了愣,第一反应就是:这也太简单了吧?就是与他们平日相关的事情。
然而仔细一想,这哪里简单啊,而是相当相当难!
一个见解,什么样的见解,这个见解能不能被书院山长赞许,能不能在孤山诗会扬名?
最简单的题目才是最难的题目,这一次,山长们怎么会起这样的题目?
就连顾祖玢都有些意外:周衍和他透露的题目,并不是这个,怎么改了呢?
周衍明知道皇上已经开始忌惮江南道书院了,怎么还会拿书院来做题目?
邵澜听到这个题目之后,脸上忍不住出现了一丝喜色。——他近日就在思考有关书院的问题,这下真是考到他心里面去了。
更重要的是,几日前在西湖边上遇见了书学云首座,云首座就曾和他说过书院的许多情况,让他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思考。
这会儿,他有点感谢几日前遇到孙长蕴了,如果不是有这个意外,云首座也不会走出来,更不会对他说有关书院的话语。
于是,邵澜满脸自信地站了出来,开口说道。:“诸位先生,学生所说的,乃是书院对国朝的贡献。学生以为,江南道书院筚路蓝缕,启民智、开教化……江南道文道兴盛,书院作用不可或缺,先生教习们殊为不易……”
邵澜洋洋洒洒说道,几乎不用停顿地说了半刻钟,直听得各书院山长不住地点点头。
的确,在这些书院山长看来,江南道书院的情况就像邵澜所说的那样,他们之所以商定这样的题目,也是想引起江南道所有人的共鸣,以争取他们的支持。
周衍很清楚,江南道书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皇上也越来越不能容忍,但是因为江南道书院出去的官员太多了,皇上也不敢轻易对江南道书院做些什么。
然而,有官员的影响力还不行,必须还要有江南道的民心。
民心不可愚,民心不可违,如此才能确保书院一直存在,并且越来越壮大。
是以,他们才定下了这个题目,还特意让云从光提前透漏了多少消息给邵澜。
邵澜虽然还不是江南道书院第一人,但是也是年轻一辈的佼佼者,在青云书院有着非一般的号召力。
果然,邵澜在说出自己的见解后,立刻引起了其他书院士子的附和,许多士子纷纷出言,都极尽书院的好处,都言书院对国朝来说有多么重要。
就在这一片称好声中,有一把声音冷冷地说道:“书院的确很好,但是有一个书院的问题,却是不得不重视。”
众人顺着声音看过去,发现说话的是一个丰神俊朗的年轻人,神容看着有种说不出的淡定从容,看着就气度不凡。
这个年轻人是谁?
在场大多数人都不认识这个年轻人,但这些书院山长却是知道的——也是今天才知道,这个年轻人就是先前力压江南道士子的年轻人,名为孙长蕴。
一个名不经传的人,却压住了一众江南道士子,绝对让这些书院山长印象深刻。
这些山长已经暗中吩咐下去,让人去查孙长蕴的来历,但是一时半会也没法弄清楚。
邵澜暗自咬牙:又是这个人!又是出言反对,先前在西湖边的时候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