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一心只想搞事业[六零] 第67节
看着田庆丰满脸抗拒的样子,苏曼只能拿出自己早有准备的文件的誊抄件,按着上面的内容,一字一句解释道:“书记,咱们是已经有生产、销售证的,属于公社级别的国营厂子了,虽然现在这个厂子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我们这个证件拿出来,纺织厂都愿意和我们签合同卖咱们布料,就说明咱这样的交易是合理合法的。而我的计划,就像是纺织厂卖咱们布料一样。咱们以厂子为单位,其他公社以公社为单位,交易物就是普通的成衣,咱们也没有漫天要价,而是以批发的形式卖给各个公社,和投机倒把又有啥关系呢!”
“你的意思是说,以让其他公社以一个集体单位的名义和咱们批发成衣的方式,把这二百匹布料都制作成成衣,卖给其他公社的社员?”
“就是这个意思!”苏曼见田庆丰没那么激动了,连忙拿出自己祖传的计划,说道,“衣服的话,我觉得我们可以先内部提供给咱们公社的同志,反正也不用票,等咱们公社的人买了以后,剩下的成衣就可以批发给其他公社了。如果这个计划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话,那咱们服装厂就能考这办法办起来了!”
在听苏曼拿出了她的计划本,并说着她那个的确是不算“投机倒把”行为的计划以后,多少是有点“计划书ptsd”的田庆丰彻底冷静下来不说,还从苏曼话里的意思,咂摸出了些意思。
“小苏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是想不搞零售搞批发,不卖去县城的商店、供销社,而是主打咱们基层市场……”
田庆丰迎着苏曼对自己刚说出来的总结十分认同的,正疯狂点头的样子,继续开口道:“可是有一个问题。各公社如果用个公款批发咱们的成衣的话,那他们再卖给下边的社员,不也等于是投机倒把吗?而且,他们要按什么数量买呢,买少了无所谓,但要是买多了,那不就等于亏本砸手里了,这是很容易造成矛盾的。这些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呢?”
“这些都好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就是集资购买!”
苏曼运用自己多年来和某宝双十一的优惠活动斗智斗勇,所总结出来的智慧,认真说道:“集资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让愿意和咱们厂买成衣的公社进行民意调查,30人成团,50人能享优惠政策,送一尺半尺瑕疵布啥的这种,以提前支付定金为批发购买条件,预先支付得优惠,先到先得。要让大伙儿都知道,只要他们提前交钱,抢先其他公社支付,就能不用布票买成衣,同时,定金不退。这样的话,咱们厂就既不用担心会有说好要买却又想退货的情况,也不用担心各公社会被举报投机倒把,两全其美!”
在当下这个,人们思想相对封闭,见识相对较少的年代里,和花阳县的地理位置,都注定了这里本就老实本分的同志们更是没有太多花花肠子的想法。
像是苏曼这样,脑子里总有各种奇思妙想,又敢想敢做敢于展在人前的同志,不能说是没有,只是太少见了。饶是田庆丰早已经习惯了苏曼表现出来的,那些大胆又天马行空的想法,和她对于实现这些想法的能力,和她对基层建设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成熟见解。也还是不免为她刚刚话里提出的内容感到惊奇。
“原来卖东西还有这么多讲头啊……”田庆丰看了看苏曼,忍不住感慨道,“小苏你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行啊。我一直以为你是最适合在基层工作的同志,但现在看起来,你简直是全能型啊,咱县里的百货商店要是有你给他们出主意,那不得把东西卖到全国各地去啊?”
“倒也没有那么优秀。”苏曼十分谦虚地笑道,“全国不敢说,但卖到首都还是没问题的。”
“……”
得,田庆丰又忘了自己这位得力干将是个假装谦虚,实则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主儿了。
“那咱们定价呢?”田庆丰主动将话题拉了回来。
这个话题苏曼很感兴趣,她拿起笔和纸,在上面边写着,边念叨着:“一百匹布,就等于是四千尺布。做一件衣服大概需要6到8尺布,这些布都用来做成衣的话,大概能做出一千二百件左右。这批布料是纺织厂模仿沪市最新样式的布料研究出来的,而一件沪市来的成衣在商店里买的话需要至少10块钱,还需要一定的布票。所以我们觉得我们的定价也可以在10块钱左右,当然,也不能都按一个价格来算,还是按尺码标价更公平一些,像是小码9块钱,中码10块,大码11块钱,平均算下来的话,也至少卖一万两千块钱……”
“十块钱一件?会不会有点贵?”
“怎么会,咱们可是不用布票的!”
田庆丰想了想也是,便没在说别的,只顺着苏曼的话说道:“一万二的话,刨去三千块钱布料的费用,还能有九千块钱的盈利啊?”
“哪儿啊,还有要给工人的钱呢。”苏曼继续边写边说道,“咱们公社的适龄妇女是有742这么多人,但一直有参加妇女培训基地的培训,并且在制衣手艺上学得还不错,能够跟着做出成衣的女同志大概也就只有……120个人。”
田庆丰算了算:“120个人的话,按正常工厂的女工每个月30块钱左右算的话……光工人每个月就得三千六百块钱?!”
苏曼摇了摇头:“咱们不比县里和市里的厂子,销售额暂时还赚不了那么多钱,流动资金也少,所以不能按照县城厂子的薪资标准来算。”
“那要怎么给工资?”
“当然是按件计工了。”
说着,她提笔算了算,说道:“按每件衣服3分钱来算,120个人分成四组工作,分工流水线制作,各自负责的岗位不固定,轮流倒班,轮流的方式能让她们都干差不多的活计,也能让她们都挣一样多的钱,免得起纠纷。咱们现在手里面的200匹布大概能做出1200件衣服,这样分工工作的话,最多一两个月也一定能完成任务,这样的话,每个人就能拿到36块钱的工钱。”
“一件三分钱?”田庆丰有些犹豫,“这个劳工费给的是不是有点少?这一件衣服卖出去的价格可是要十块钱的……”
苏曼没有直接回答,只问道:“书记,您知道大队里总是将那些挣工分少的活计分给女同志,让她们空有力气却最多每天只能挣5、6个工分的事情吗?”
田庆丰摇头,不明白苏曼为什么会突然提起这个。
苏曼又问:“那您知道打她们每天能挣5个工分,一个工分大概能折合三分钱,一年按300个工作日来算,一年她们能挣多少钱吗?”
“45块钱……”
田庆丰在算出这个钱以后,就明白了苏曼为啥要问自己这个问题了。
这些妇女,每天辛辛苦苦干农活,辛苦一年也才只能挣45块钱,这个对于城里工人而言,也就是一两个月工资的钱。
但苏曼给她们的,这个每件衣服三分钱的价格,却是能让她们只需要付出几个月时间的辛苦,就能够得到36块钱,这几乎是她们年收入三分之二还要多久的钱。
也是这样鲜明的数据对比,让田庆丰彻底明白,为啥苏曼会那么执着想要办厂了。
这让田庆丰有些不好意思自己刚刚质疑苏曼按件计工的钱太少,正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说的时候,苏曼仍没有想要结束这个话题的意思,继续说道:
“明明都在劳动,也都是三分钱,但服装厂给的三分钱能让她们赚到同样也是三分钱一公分的上工所能够赚到的近二分之一的收入,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她们不够努力,付出的汗水不够多吗?不是,是因为生产大队总是区分男女,将能够多赚一半工分的工作分给男同志,借口说女同志体力不如男同志,却从来没想过,所谓女同志的力量不够大,根本都是他们说出来的话,而不是真的。”
是啊,谁说女同志的力量就比男同志弱小呢?田庆丰想起自己参军当兵时,那些和赵英姿一样都是负责伤员的后勤女兵们,想起了她们当时抬着一个又一个伤员去救治,仿佛不知疲惫的样子。
那时候,光赵英姿一个人,就像是有着无穷无尽力量的女壮士一样,没有半点停歇地抬了几十个男伤员。
还有远征的时候,那些一边抱着半大孩子,一边跟着部队迁徙,同样也是走过两万五千里路的负责后勤工作的家属大姐们,她们那时候是那样的勇敢无畏,对于未知的前方没有半点胆怯,永远都坚定地和她们的丈夫、孩子走在一起。
拥有这样力量的女同志,又怎么会是,怎么能说是天生弱小呢?
对此,田庆丰一拍桌子道:“这种不良风气,和不平等的男女待遇,必须要根治!”
苏曼对田庆丰表达的态度十分满意,重新将话题转移回了厂子生产上面。
她将自己刚刚计算出来的结果推到他面前,说道:“一千二百件衣服,一万两千块钱,刨去布料的成本和人工费,剩下的纯盈利大概是不到五千块钱。这部分钱的话,我觉得可以留下一部分作为未来建厂房、买机器的钱,另一部分则用来购买布料。只要服装厂的生意继续做下去,我们就能有盈利,有了盈利我们就能成立更多能赚钱的厂子,让更多人加入进来。”
说着,她还不忘在计划书上写道:“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我们未来还可以尝试自己纺织布料,节省成本的同时,还能够对外推广,进行成衣+布料这种捆绑式销售。这样的话,肯定能帮更多社员,挣到更多的钱!”
一直到很久很久以后,久到苏曼早就已经完成了她此时此刻许下的承诺,田庆丰也早就已经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的时候,他也还是忘不了,说下这句话时,苏曼眼底闪现的光彩和她肯定的语气……
以及,她在才说完这句话以后,就一边准备离开,一边在走到办公室门口时,突然和他说得那一句:“对了书记,我忘了跟您说了,县里那边还给咱们安排了一批人,是那种从首都来的……一共21个人,全都分到咱们公社来了,等月中到的时候您可别忘了接他们去――”
此时此刻的田庆丰:“……”
啊啊啊啊小苏你又给我找事儿!!!
彼时彼刻的田庆丰:“……”
咳咳咳咳和她共事就没有轻松的时候!
但不管怎么样了,也不管未来怎么样,反正苏曼是已经将这个消息告诉田庆丰了,接人的事儿也已经归他来做了――她可还有别的事要忙活呢!
――
公社,会议室。
苏曼急匆匆地从书记办公室里离开后,又急匆匆地推开了会议室的大门。
看着背对着门,坐在靠窗位置的乔黎明,苏曼无暇欣赏他因窗外打进来的阳光而显得俊美非凡的容貌,随手拉开一个他对面的椅子,任由椅子发出“滋啦啦”的难听声音。
在乔黎明将视线望过来的时候,苏曼已经坐好,并在对他说了一句“不好意思乔知青,让你久等了”的话以后,十分公事公办地开始了他们之间的对话。
“由于时间关系,我想我们需要进行一个简短有效的对话――”
苏曼说着,抬头看向了乔黎明,和他进行了进入到会议室以后的第一次对视,在目光的审视中,她十分直接地问道,“所以,乔知青你会组装缝纫机吗?或者说,你能学着组装出一台缝纫机吗?”
乔黎明:“……”
还没能适应苏曼办事风格的乔黎明,在面对她如此直接的问话,是真的有些反应不及,愣了好一会儿才迟疑地开口说道:“我,我不会组装缝纫机。但……但是如果有能给我一个缝纫机,让我把它拆掉看一下内部结构,再给我能够组装它的零件的话……或许可以。”
这个回答让苏曼下意识挑了挑眉,像是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
而就在乔黎明看到她满意的目光,以为她会继续提问自己专业技术方面的相关问题的时候,苏曼却是话锋一转,笑着看向乔黎明,问:“乔知青,你能说说你下乡的原因吗?作为首都庆大的大四学生,又是咱们国家如今稀缺的技术型人才,以乔知青这样的履历,想要在首都找一份工作应该很容易才对,怎么会当上知青,还被分配到我们花阳县这么偏远的地方呢?”
乔黎明今年20岁,从来没有遇见过像苏曼这样……难以形容的女同志。
看着苏曼,乔黎明不可否认的是她长得很漂亮,也必须要承认她是个很有能力,且十分优秀聪明的女同志。
但与此同时,他又因为一些原因……一些不能说的原因,而不免对她这样聪明又会伪装的人,充满了防备。
乔黎明总觉得苏曼那双漂亮得过分的眼睛,像是能看穿自己一样,尤其是在她用明亮亮的眼睛看着自己的时候,他总觉得那里面装的不是星星,而满是精明。
像是此刻,从来没和女同志相处过,连话都没多说过几句的乔黎明,又一次被苏曼看得心里发毛,目光在不停躲着对方看过来的目光的同时,耳朵根子也不自觉,更不受控制地红了起来。
面对苏曼,乔黎明没有和她进行眼神对视,只看着面前的桌子,用好像背课文一样的语气说着自己顾左右而言他的回答:“支持国家建设,响应领导号召,是每一位有志青年都应该去做的事情,尤其是作为城市青年,知识青年中的一员,选择下乡插队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和我的学历、技术能力都没有关系……”
对于乔黎明睁着眼睛说瞎话的行为,苏曼没有深究,反正能被安排插队下乡的人,甭管是啥身份背景,也都是经过调查没有大问题的人。至于为啥要问这个问题,也是苏曼想要借此试探一下乔黎明的反应。
难得来了这么一个高材生,又是稀缺的技术型人才,苏曼当然是要好好“呵护”对方,至少在77年恢复高考,78年知青陆续返程以前,苏曼得把乔黎明套牢,让他能多帮自己搞一搞工业建设,多教一些人了。而这样做的前提就是,苏曼得先确定这个人对自己,对公社都是无害的。
看着从未在书中有过名字的乔黎明还在默背着下乡理由的样子,苏曼倒真是有些猜不透他这样做的目的。
不过就目前看起来,他的家世背景干净,父母都在部队上班,又是独生子,没有啥替兄弟姐妹下乡的家庭狗血情节,思想教育上应该也不会有啥反社会思想……但苏曼也说不好自己是咋回事,总觉得这个乔黎明来麦秆公社这里不像是单纯过来插队的知青,但要说他过来到底是干啥的吧,苏曼也是说不清楚。
管他呢!
只要他不违法乱纪,不杀人放火,不影响自己的工作,也愿意为公社奉献他一份力的话,那他过来这里插队的真正原因是啥,和苏曼又有什么关系呢!
想到这,苏曼就忍不住为自己刚刚对乔黎明过度防备的反应感到有些好笑,她也的确是轻笑了一声出来。
还在背稿子的乔黎明:“???”
我说的下乡理由,有这么好笑?!
在看到乔黎明投过来的疑惑目光后,苏曼轻咳一声,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说道:“乔知青想要下乡插队接受再教育的想法,和你迫切想要参与基层建设的态度,我已经了解了,感谢乔知青的配合,等会儿我会安排人送你去你分配的生产队,也希望你能够在生产队里交到朋友,尽快适应农村生活。同时,我也希望在公社需要你提供技术支持的时候,乔知青可以不要推辞。”
乔黎明听出苏曼话里送客的意思,却没有像之前宛如患有社交恐惧症一样,迫不及待地打断她的话,更没有立刻离开会议室,反而是有些踌躇地问道:“我,会被分到哪个生产大队?”
苏曼有些诧异对方竟然会关心这个问题,沉吟片刻后,故意问道:“你有想去的生产大队?如果有的话,我倒是可以帮你安排。”
“不,我只是……”乔黎明犹豫片刻后,又问道,“那群……那群要被安排到牛棚的人会去哪里呢?”
“他们,当然是要去他们该去的地方。这个,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苏曼说着,转了两下手里的笔,突然向对方发问:“乔知青你要去于家堡生产大队吗?”
乔黎明被苏曼突然的问题打了个措手不及,错愕地看着她,脸上的表情几乎不用猜就能被看穿。苏曼眯着眼睛,看着他刚刚符合逻辑的,只惊讶了一瞬的表情,没看出任何破绽,却总觉得心里头有些违和感。
在没能从对方脸上看出“被看穿”以外的半点痕迹以后,苏曼莫名就觉得有些没意思,边起身边对乔黎明摆了摆手道:“既然乔知青有想去的大队,那回头我就让人带你去于家堡生产大队吧,希望你能喜欢那里。”
说着,苏曼没再回头观察对方会在听到自己这番话后的表情,直接离开了会议室。
在这个人还没能表现出对自己有用的一面以前,就算是他身怀绝技,苏曼也对他提不起兴趣。
有这功夫,她不如打个长途电话,问问已经回去各自老家学习了两个月的赵磊和周爱国的情况。或是给纺织厂办公室
打个电话,问问那批货什么时候才能抵达公社……总之,她很忙的。
想到这,苏曼就又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了。
――她还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要去完成,去完成!
――
在临近八月中旬的时候,纺织厂的二百匹布料终于是抵达了公社早腾出来的仓库。在检验了布料的质量没有任何问题后,苏曼也十分爽快地按照合同约定,将一千块钱打了过去。
布料已经到位,就等于一起工作都能够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了。
不过,在正式开工以前,苏曼得先在公社这边找一处能作为“临时厂房”,一个能容纳至少120人工作的地方……
虽说服装厂现在还没有厂房,但这并不影响苏曼仍想要将120名女工聚集到公社这边,让她们进行统一、集中式的工作安排,以便能够更好地确定她们的工作进度,顺便再观察一下,这些人是否都适合这份工作。
同时,因为想要在公社找到一处能够容纳她们进行制衣作业的地方还不算是太难的事情,所以为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尽快将在昨天抵达的布匹变成成衣,苏曼一边安排人去通知各生产大队的培训基地负责人选出能力强,技术高的人尽快加入服装厂,一边也是在忙着收拾她找出来的这处临时厂房。
在女工们即将抵达以前,苏曼正安排人将她之前还在县里没回来时,拜托公社同事搜罗来的六台缝纫机放到这个临时车间,思考着应该把它们放在哪个位置更合适呢。
正在这个时候,负责和其他几个公社书记进行友好交流,将他们麦秆公社开了服装厂,并打算向各公社进行批发售卖的事情说出去的田庆丰从门外走了进来,似乎是想要确定一下苏曼的工作进度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