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了一次亏之后,这次官军各营都加了小心,停驻下来之后都不遗余力的把大营扎的是结结实实,该做的防御是一丝不苟,全部都做了,这才放心了下来。
所以说有时候坏事不见得都是坏的,一定程度上还能带来一些好处,之前官军之中,有些轻视黄巾贼,扎营的时候,有时候会偷点懒,耍点滑,以前是没有出事,这要是万一遭到黄巾贼的悍将率领精兵偷营得手的话,那可就真要了命了。
所以这次越骑营吃了大亏,给这些军中诸将敲响了警钟,让官军的兵将们加了份小心。
张宝虽然对左髭丈八这次出击的结果并不是十分满意,但是左髭丈八能砍回来一个敌将的人头,而且还是越骑营的主将,多少也就弥补了一些他的遗憾。
为了鼓舞士气,张宝下令将这个杨司马的人头传首各营,向这里的黄巾军部众们展示战果,也算是为左髭丈八夸功,最终把杨司马的人头做了个木笼装进去,挂在了广平城的南门之上悬首示众。
而汇聚在广平的黄巾贼在看到左髭丈八出击一次斩了一个敌军大将,顿时士气高涨了起来,心目中对左髭丈八的轻视之心也顿时烟消云散,毕竟自卢植率军入冀州讨伐他们黄巾军以来,他们还没打过胜仗,更没有斩获过这样高的敌军大将,所以一时之间广平的黄巾军士气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但是张宝和左髭丈八却刻意隐瞒了此战之中,左髭丈八又在李琛手中吃瘪的消息,左髭丈八回来的路上,将大腿上李琛射他的那支箭取了出来,因为有甲裙的遮挡,这支箭入肉不深,而且李琛的箭支保养很好,也没啥铁锈,上了药之后包扎一下问题不大。
左髭丈八又是一个皮糙肉厚,身体十分强健的大汉,抵抗力也很好,没有得上什么破伤风,也没有伤口感染,算是运气不错,虽然大腿挺疼,但是为了掩饰,他还是咬着牙行走如常,以免被人笑话。
左髭丈八算是恨透了李琛了,他专门弄了个盒子,把两支断箭都放在了盒子里妥善保存起来,咬牙切齿的发誓,要报这两箭之仇。
这次黄巾贼士气之所以比邺城时候要高很多,一是因为他们此次筹措到了不少兵粮,短时间之内不虞断粮,二是因为此次他们要比上次有组织的多,张宝把乱七八糟的各部分成了五营,有了专门的营将统领指挥,三就是左髭丈八砍回来了一颗官军大将的人头。
最重要的是这次黄巾贼听闻了邺城之战以后,数千被俘的黄巾部众被官军屠杀的消息,形成了同仇敌忾的心理,信誓旦旦要为那数千被屠杀的黄巾军部众报仇雪恨。
所以此次官军来了之后,卢植和麾下的众将都明显感觉到,广平的黄巾贼士气很高不说,而且变得似乎有秩序了许多,不由得都有些皱眉。
卢植在大营扎下之后,便和宗员亲自带着众将骑马到了广平城外,观看了贼军的布置。
只见广平城外贼军立起了五座大营,这些大营皆用粗大的原木扎成密集的营栅而成,沿着营栅还竖起了很多的箭楼,同时还在营外设置了拒马和鹿砦,做足了死守的准备。
五座大营围绕广平城呈星型布置,相互之间距离不算远,而且和广平城相距也不远,把广平城给牢牢的保护在了中间,而且相互之间还可以形成互相支援,大有一种五星绕月的阵势。
众人看罢之后,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这广平看来真的是不好打呀!
更何况汇集在广平的黄巾贼兵力并不少,还超过他们官军一倍以上,接下来该怎么打就成了卢植他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如果直接攻打广平城,显然是不现实的,城外五座大营的贼军,绝不会坐视官军猛攻县城,但是如果先打城外的贼军大营,又该怎么打?
这五座大营的贼军定会相互支援,打任何一座敌营,都会遭到两侧大营的贼军夹击,所以这场仗肯定不好打。
这时候贼军方面,也看到了卢植这一行人在观察他们的情况,立即从一个营中奔出了数百贼军骑兵,朝着卢植他们冲了过来,试图驱逐他们。
诸将立即摘下各自的兵器,提马拦在了卢植和宗员前面,而他们各自带的亲兵,也纷纷上前,挡在了众将前面。
李琛下马走到卢植面前,对卢植说道:“大帅,琛请出战!”
而另外还有两员军中的部将也纷纷过来请战,卢植看了一眼李琛,然后让其中一人率兵过去迎战这伙贼兵。
李琛只得暂时退到了一旁,不过他也理解卢植,这仗不能都让他一个人打了,这么多人都想要立功,功劳不能让他李琛一个人给立完,所以他也没什么不满,回到军前观战。
那个受命出战的部将,领上了二百骑兵,飞马迎了上去,这些跟着卢植他们出来巡视敌情的兵卒,皆为精兵,不是一般的杂兵,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这个部将也算是可以,率领这支骑兵冲过去,挡住了这支贼军之后,双方也没怎么先礼后兵,见面就立即厮杀了起来。
结果很快这支贼兵便抵挡不住,被杀退了回去,这个部将率兵追杀了一阵之后,赶至一座敌营前面,被敌营中的弓弩给射止,然后兴冲冲的带兵回来,还顺路把刚才战场上被干翻的那些贼军的人头砍了下来,回来摆在了卢植面前邀功。
双方这只是大战之前的一个小插曲,卢植褒奖了这个部将一番,看罢了敌军的布置情况之后,便带着众人回到了营中。
众人商议了很长时间接下来该如何击败这些黄巾贼,李琛在这次军议之中,基本上没有说话,毕竟双方才刚刚见面,他们只是看了贼军的布置情况,但是对于广平的这些贼军的战力如何,目前他还不太了解,接下来战局如何发展,目前李琛还不便做出精确的判断,所以他坐在帐中,并未多说话。
而其余诸将和参军等文武官员则各抒己见,什么提议都有,但是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这一战没啥花巧可言,就是硬碰硬的一场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