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我凭实力扶持反派崽崽登基

第170节

  傅朝瑜当然是愿意的,却还是假模假样地问了一句:“那怎么好?怎能将圣上独自留在此处呢?”

  皇上摆手:“得了吧,少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你还得经营西北,这兔崽子也得跟着他先生念书,趁早回去,省得留在这儿碍眼!”

  周景渊心里“嘁”了一声,说得像谁愿意留在这里一样?他分明最喜欢跟着舅舅!

  在皇上的一再“坚持”下,傅朝瑜顺理成章地接走了他的宝贝外甥。

  两人离开的时候都有些迫不及待的味道,虽然以周景渊跟傅朝瑜的身份,即便留在军营也不会委屈了他们,但是整日留在皇上身边,处处受制,说话行事也不方便。而且傅朝瑜怕皇上吃醋,每日训练火器营训练得可勤快了,不轻易打扰他们父子相处。

  即便如此,这对父子二人的情分仍然淡薄得可怕。

  这种事也不能强求,皇上并非看重父子亲情之人,而他小外甥这儿,只怕心里也记恨从前姐姐无端被害。纵然皇上不是直接凶手,可他偏听偏信,也间接害死了姐姐。他们父子二人走到如今这一步,都是必然的。

  一路轻车简行,等赶到常乐之后已然是数日之后了。

  杜宁听闻他们回来,直接舍下手头的活儿迎了出来,喜极而泣地抱住了傅朝瑜:“你还知道回来!”

  傅朝瑜被他箍得死死的,挣都挣不开,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不就一个月吗?”

  “不就一个月?”杜宁悲愤地抬起头,“你这话简直诛心!崔狄把我娘子跟林姑娘借走了,你又把方爻给调出去了,整个衙门能干事儿都不在,你知不知道这些天我是怎么过来的?”

  他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安,偶尔还得下去处理邻里间那点鸡毛蒜皮的琐事,这些百姓个个能说会道,吵得他头都大了!偏偏他为了傅朝瑜的名声,碰到这些事儿还得忍着不能破口大骂!

  越想越气,杜宁最后甚至委屈地抹起了眼泪。这段时间他实在憋不住时,都是靠着骂傅朝瑜撑下来的。本以为来了西北投靠傅朝瑜便能万事无忧了,谁能料到,来了西北才是厄运的开始!

  傅朝瑜说走就走,西北这摊子事儿却得有人来料理,他就是那个冤大头。杜宁这回是真正体会了一次什么叫做独当一面,从前他仗着有傅朝瑜,仗着有他娘子,仗着有方爻他们,不管做什么都底气十足。这回所有人都不在身边,他必须得自己拿主意,还不能露怯,否则便震慑不住手底下的人。

  太累了……杜宁快要累垮了,他深切地认识到自己跟傅朝瑜、陈淮书他们是不同的,他压根没办法担当大任。手底下的人犯了错批评两句,不等别人羞愧,他自己都能内疚半天。

  整日内耗,愈发难受。如今傅朝瑜回来,杜宁终于能将所有的活都丢给傅朝瑜了。倘若傅朝瑜觉得累,这不是还有五殿下?。好歹也是储君了,即便年纪小,总比他靠谱吧。

  傅朝瑜还没想到杜宁这家伙已经恬不知耻到将主意打到他外甥头上了。可是打量着对方脸也黑了,身形也瘦了,连手上的茧子都厚了几分,心里也知道这回真的为难他了,傅朝瑜心虚地解释道:“这回真是例外,下次不会了。”

  杜宁哼了一声,之前傅朝瑜从京城回来的时候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他若再信就是傻子!

  傅朝瑜是真的准备让杜宁多歇一歇,自觉接过杜宁的活。可很快他便发现,都护府的事儿都被杜宁给做完了。春耕顺利结束,如今粮食都种在了地里,各地学堂已经建成,连先生都已经招好了,不日便能开堂授课。

  互市监即将接近尾声,该谈的生意也已经谈拢了,剩下的便是付款跟押送货物。这些事也不必由傅朝瑜来操心。

  环顾四方之后,傅朝瑜发现自己确实没啥事情可做。看来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不逼一逼,谁能想到杜宁也能将都护府照看得这么面面俱到?这可不是有人协助,而是杜宁单挑大梁。

  看来自己跟杜尚书都小看了杜宁。

  察觉到傅朝瑜打量他的眼神不对,似乎有股子算计的味道,杜宁遂凶狠地瞪了过去。

  傅朝瑜幽幽地收回视线,哂笑一声。

  两日后,听闻大魏军队又攻克了一城,直接朝着王廷逼近。傅朝瑜一面算计着还要多久才能结束战事,一面让人加紧赶制火药,可不能在这等关键时候掉了链子。

  大魏败了一次已经足够了,这次绝不能再有差错。

  等将小外甥送去给安老之后,傅朝瑜忽然收到了高昌县送来的几车货物。

  原来是他先前让韩知县收集的赤盐到了,对方还在信中附了一条令傅朝瑜百思不得其解的消息――近日有不少人自觉迁入了高昌县,人数众多,还都是原属于吐谷浑的伊州百姓!

  这些人报备了伊州官府与都护府之后,直接拖家带口赶去了高昌县。

  傅朝瑜连忙叫来杜宁问及此事。

  杜宁压根没多想,满脸单纯:“你之前不是头疼没人愿意去高昌吗,我瞧这些人自己愿意去,便赶紧批了,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问题。”

  傅朝瑜恍惚地想着,这一切也太顺了吧,顺到不可思议了。

  第193章 赤盐

  能有人愿意迁去高昌, 傅朝瑜求之不得。

  高昌那等地方于中原而言太偏远了,即便如今划为魏的领土也不易管理。伊州人能前去定居,对外也是一种信号。若是他们能在高昌县住得舒坦, 来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移居于此。有田产的平民不好说, 但是家境寒微的,还有与西域有生意往来的,势必会过来试试水。

  傅朝瑜就怕人不来, 只要人来了, 便会尽全力让他们留下。

  他连夜写了一封信送去东.突厥。

  前些傅朝瑜日子在军营中本有机会跟皇上商议高昌之事,不过后来急着训练火器营,这些琐碎事便都耽误了下来。如今被韩知县一提醒, 方才记起。

  傅朝瑜的信送回去后,皇上只瞥了一眼便匆匆写了一封回信,让傅朝瑜自己斟酌着办。

  如今是战时, 皇上一心只想赶紧解决了东.突厥, 其他一概不太放在心上。再说傅朝瑜想经营西北一x带, 归根究底受益的是整个大魏,皇上没必要反对。

  这么久了,皇上对傅朝瑜的能力还不了解吗?只要放手让他去做, 早晚都能给自己预留一份惊喜。这样的信任, 对一国之君而言是难能可贵的, 即便韩相跟了他这么多年, 皇上也不会十足十地信任他。至于杨直等心腹,信任归信任,却也知道他们的能力有限, 不如傅朝瑜,随时随地都能独当一面。即便这会儿将傅朝瑜扔到个不毛之地, 他都能给自己弄出花样来。

  随傅朝瑜去做吧,傅朝瑜即便会坑他,也不会坑自己的亲外甥。

  得了允许之后,傅朝瑜果然大手大脚地盘算起来。

  高昌地处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线,恰好位于盆地之中,气候适宜,位置优越,土壤肥沃,宜养蚕种麦,其实是个发展农业的好地界。傅朝瑜让韩知县重新测算一下高昌境内土地,按照户口分田。

  这事儿韩知县其实一早就在准备了,别看高昌县地方小,但是耕地却不少,只不过这些地从前大多握在高昌王室手里,如今王室中人都被移送到焉耆去了,其田产、家宅充公,新任的高昌县官府一下便多了许多财产。

  本就是高昌的地,如今再分给高昌人也理所应当,反对的人都已经没了,至于从前的官员就更不敢说什么了,大魏肯留下他们的性命便已经是网开一面,日后能否安稳度日还得看大魏的脸色,他们哪儿敢反驳?

  然而对于无地的百姓而言,这可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了,一大早便有人聚在县城官府外的粉壁前围观告示。告示上除了用高昌文字之外,还用汉字写了一遍。

  这都是暂时的,等日后学校建起来,官府的告示文书会渐渐地过渡为汉字,原本的高昌语也会渐渐向中原官话靠拢。当初傅朝瑜跟韩知县商议时,便已经筹谋好了,书同文,车同轨,才能民众归一。

  然而现如今百姓们并未意识到什么叫做潜移默化,他们只关心分田的事儿。

  “真的是按人户来分田?”

  “真的是每个人都能分到田?”

  众人围聚在一起,七嘴八舌议论个不停。韩知县听闻之后亲自过来,同众人解释:“这是镇西都护傅大人给咱们争取来的,所有大魏境内的高昌县人士,凡是有户籍的都可以分到田地。”

  当然,时限为一年。一年之后再迁居于此的中原百姓,便没有分田这样的好事了。

  韩知县说完也没走,毕竟这些百姓好奇的问题太多了,地是否就近分配,分到手里是不是不收回去了,来日是否多交粮食……凡是切身相关的问题,都想要问清楚。

  韩知县不厌其烦地一一解惑。

  高昌百姓恍若在做梦一般,大魏竟然真的分文不取就给他们分地,甚至今年一年还不收赋税?从前他们没亡国前也没有这样的待遇啊。

  其实高昌这个地方并不穷,国中甚至有不少富商大贾,但是这跟寻常百姓并没有什么关系,大多数人永远是被压迫的底层。亡国与否对他们而言并不重要,最多担忧一下亡国之后能否吃得饱饭。可如今新来的大魏官员不仅要给他们分田,还许诺免税一年!往后不好说,但今年他们绝对吃得饱!

  大魏果然是他们的再生父母。

  韩知县靠着一道告示成功稳住了人心。这段时间,高昌百姓都陷入一股巨大的狂喜之中。

  而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赶过来的伊州百姓也没想到自己能如此幸运。要不是族人言之凿凿地说西北有多好,多番鼓动他们迁去高昌,他们也不拖家带口地赶来此处。原是抱着碰运气的心态过来的,谁知道族人还真没骗他们,高昌境内不仅分田,他们作为外来迁入人口甚至还能从大魏那边领到一批高产的新种子。

  只要来落户的外籍人口,便能领到粮种。

  众人摸着袋子里的土豆,稀罕得打量着,忽然有人道:“这种子我知道,先前我二叔吹的高产粮食好像就是这个。”

  有人打断他:“什么叫吹嘘,这原本就是!”

  之前没亲眼见到的时候说不定是吹牛,但现在么……种子既已到手,那这事儿必然是真的,绝对是真的!他们的族人肯定没有撒谎!

  高昌真是块宝地啊,他们来这儿绝对来对了。

  傅朝瑜密切关注高昌的动向,得知伊州与高昌原百姓安顿好了之后,便马不停蹄开始在《国子监文刊》上写文章鼓吹迁居高昌的诸多好处。只要田产跟粮食给得到位,不怕吸引不到合适的人。

  与此同时,京城之中有一间新的店铺横空出世,名字起得格外阔气,就叫“万国通铺”。凉州有个举世闻名的“万国博览会”他们知道,这万国通铺一出来众人还以为是凉州弄出来的,结果一打听,还真有关系。并非与凉州有关,而是傅朝瑜让人弄出来的铺子,专门售卖西域各地的奇珍异宝。

  里头的珍品不计其数,都是互市期间傅朝瑜让人从西域商贩手里低价买回来的,如今再转手高价卖出去,赚个差价。

  从高昌弄过来的赤盐也放在里面,还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但凡有人进去,最先看到的就是那赤盐。

  时隔多日,终于又看到跟傅朝瑜有关的东西了。这回倒是没有人评头论足说东西不好,不是不敢,主要是怕影响不好。今时不同往日了,傅朝瑜如今是储君的亲舅舅,他们不给傅朝瑜面子好歹也要给储君的面子。况且众人隐约得知,这回大魏士兵之所以势如破竹,还是因为傅朝瑜弄出来的新武器。

  那东西霸道得很,不论多坚固的城墙都能轰垮。先前他们吃了东.突厥那样大的亏,眼下总算是能扬眉吐气了。

  人家傅朝瑜在西北为战事费尽心思,他们也不好什么都不做,大不了花点钱买些东西回家就是了。走进万国通铺的,少有人能空手出来,大多都要带上一些。这儿的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目不暇接。至于那赤盐,虽然价格昂贵,但却卖得极好。

  傅朝瑜用得还是老一套,扬言这赤盐吃了可以延年益寿。招数虽老,管用就行,起码京城的达官显贵们确实愿意为了“延年益寿”买单。短短数日,傅朝瑜送过去的赤盐便已经兜售一空了,且反响很是不错。

  作为高昌特产,赤盐味道鲜美,即便没有那套养生的壳子,很多富人也是愿意继续买的。可惜东西不多,转眼之间便没了。

  陈淮书隔了几日之后想买些回去给自家祖父尝尝,都跑了个空,他还跟周文津说笑:“总觉得怀瑾比以往受欢迎了。”

  以往那些高官们还会装一装的,摆出一副不在意无所谓不喜欢的姿态,如今连装都不装了。

  周文津一语道破:“还不都是因为小殿下?这些人啊,永远都是无利不起早。”

  不过,只要傅怀瑾没亏就行。

  因为缺货,京城那边已经过来催了,傅朝瑜将消息传给韩知县,交代他也别一下子运送太多,东西一旦多了,也就不稀罕了。至于赤盐挣回来的钱,傅朝瑜也让人一并送去高昌县了。

  朝廷拨款有限,而先前三国开战又破坏太多,各地都有要重修的地方,另还要安置移民,需要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所以傅朝瑜才想着法子替他们挣钱,如今尚且能帮一帮,一切走上正轨之后剩下的就要看他们自己了。

  突厥的战事依旧在推进。

  这些日子,焉耆跟着大魏攻下的城越来越多,对大魏的敬畏也越来越深。

  一开始,焉耆大殿下还想过要打听打听那火炮究竟是什么东西,后来看得多了,他愣是一个字也不敢多问。

  甭管是什么东西,甭管是谁弄出来的,反正对付他们是绰绰有余。也亏得他们当初没有收到蛊惑,坚定地站在大魏这一边,否则他们可能也会被大魏顺道收拾了。有这样的神兵利器在手,当今天下就没有能与大魏匹敌的存在。

  这段时间,焉耆大殿下面对皇上时一日比一日恭敬。

  连许汉杰都打趣了一句:“微臣看那位殿下也忒小心了,等这仗打完了之后,只怕那位也吓够了。”

  那位殿下在圣上面前小心谨慎,一度不敢大声说话,也真是难为他了。不过人家怂归怂,却也发挥了不x少作用。上阵杀敌他们冲在最前线,追缴敌兵也属他们追得最欢,大魏除了火器营的战士们,其余很少有人能在他们面前抢风头。

  皇上也笑着道:“这位大殿下确实有些意思。”

  不论他是真的骁勇也好,故意装出来虚张声势的也罢,总归是一个机灵懂变通的。大魏暂时往有再往西继续推进的意图,焉耆上下若是都如这位一样识趣儿,大魏同焉耆之间起码还能安分几十年。

  巧的是,焉耆大殿下也正在给自己父汗写信。

  东.突厥眼看着是要亡国了,这段时间苦苦支撑也没能抵得了大魏的火炮,再说他们都快打到王廷,东.突厥再退又能退到何处呢?等这场战事结束之后,大魏多少会看着他们出兵援助的份上给他们喝口汤。

  大殿下如今就想问问焉耆那边君臣都怎么想。东・突厥的地盘他们是绝对不会肖想的,也受用不起,如今纠结的是究竟是要从东.突厥分钱,还是舍了这笔钱,直接寻个借口与大魏联姻。

  他觉得后者更好,用这次的人情换一场联姻,眼前或许不赚,但是日后无论如何都不会亏。

  这封信大魏无人得知。

  又过了半月,西北忽然听闻消息,东.突厥的王廷被攻克了,皇上携许将军等人进驻王室,活捉了摄图大汗,突厥王室数位皇子都被擒拿。

  可惜的是,达坦王子领着数十侍卫从王廷逃了出来,不知所踪。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