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兄固执,怕是要再过二年才带孩子们回京。”
刘隆摇头道:“大舅太……实诚。他们在家中,一家人要吃两种饭,怕不便宜,不如早日接来得好。大的为郎中,小的入学,都在宫中,有母后看着,大舅舅还担忧什么?”
邓绥道:“我写一封信寄到新野,也将你的意思说给大兄。”刘隆笑着点头。
刘隆回到前殿,和江平说了这件事。江平心里叹气,嘴上说道:“圣上说的是。邓氏早晚都要重回京师,不如圣上先张口卖他们一个好。”
刘隆听了,没有说话,他正有此意。邓氏以母后马首是瞻,是他的助力。哪怕只回来几个不顶用的小孩,也是有用的。
这不仅表明态度,也给邓氏以及邓氏的联盟们一颗定心丸。
邓绥的信寄出没多久,就有马车载着邓氏的女娘儿郎来到京师。
刘隆又多了一个伴读――邓广宗,叶侯邓悝之子。邓广宗比刘隆大了三四岁,性格比阴泰更沉稳。
他来时,众人位置已经安排定了。学渣阴泰想换到后排,逃避先生的法眼,但是邓广宗以位置已定不宜更换为理,坚定地拒绝了阴泰,与梁不疑一起坐到第三排。
邓广宗肯定是误会阴泰的意思了。知道阴泰性格的人只瞅着阴泰笑,气得阴泰想摔笔。
邓广宗与梁不疑一样都是爱学习之人,两人迅速熟悉起来,常常同进同退。
邓凤这位最年长的邓家小辈进入虎贲卫从校尉开始做起。其他的子女与四姓小侯刘氏宗亲一起读书学习。
天气渐凉,草木萧瑟。
一日,刘隆回到前殿,就看见乳母王娥坐在榻前抹眼泪,听见他来忙起身红着眼睛见礼。
刘隆惊讶地问道:“阿姆,发生什么事情了?谁给你受委屈了。”
王娥摇头道:“都是些小事,圣上时间比金子还珍贵,我自己能处理好。”
刘隆没有说话,只是盯着王娥瞧。王娥承受不住压力,才说道:“伯姚要去南方了。”
“伯姚去南方做什么?喜欢上了一个南方人?”刘隆问道。
王娥连忙摇头道:“宫女岂能私自嫁人?伯姚给我捎了口信,说是到南方去熬石蜜。她才狗大的年纪,南方都是瘴气,万
一……万一……”
王娥说着就哭起来。刘隆明白过来,这事说起来也有他的推动,没想到伯姚竟然这么有志气。
不过现在的南方,并不是后世的鱼米之乡,除了几个繁华的郡县,其他人都将这些地方视为畏途。
“阿姆,你的想法是什么呢?”刘隆问道。
王娥一面擦泪,一面说道:“伯姚脾气犟,她打定了主意,谁也改变不了。”
刘隆想了想,道:“我派太医随她们一起去,你看如何?”王娥闻言,立马应了,千恩万谢。
王娥出去洗脸换衣服,江平眉头微微一皱,道:“王阿姆愈发不像话了,前些日子抛了圣上去照看她闺女,今天又向圣上提要求。”
刘隆不以为意,笑道:“你与她一同照顾我长大,阿姆对我尽心尽力。母子天伦,人不能违背。伯姚又是为国做事,派太医过去不独为她一人,太医说不定还能在南方找到要新药材呢。”
江平这才舒展了眉头,又听刘隆说道:“再说了,我年纪大了,不用阿姆守夜,身边有你就行。我离得了阿姆,但离不了你。”
江平闻言笑起来,才有了闲心与皇帝说起王娥的女儿,道:“王阿姆平日做事优柔寡断,没有主意。她大女儿瞧着是个有志气的人物。”
刘隆点头,赞道:“这小女娘比一般男子都有勇气。我记得阿姆还有个小女儿,伯姚走了,你让人把……”
“仲姬。”
“对,把仲姬接到宫中来,念在阿姆的份上,只让她跟着小宫女一起读书即可。”
“好。”
江平原先还防备着刘隆被王娥笼络过去,但现在看来他是想多了。
他还担忧过王娥将精力分给亲生女儿以至于怠慢皇帝,现在发现是杞人忧天。
皇帝心智早熟,每日的学业和听政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
在江平有意无意的纵容下,王娥到现在依然对太后公主这些主子心里发慌,说话不利索。
她渐渐地只能帮皇帝管理些内务,而江平成为皇帝了左膀右臂。
伯姚离开京师,王娥请假送她出京,又将仲姬带回宫中上学。
除了时常担忧长女外,王娥对现在的日子很满意。
第42章 蝗旱灾害又来了
十月的边郡,落木萧萧,冷风呼啸。
武都太守虞诩又巡视了一遍武举考场,整了整衣裳,坐在马道的尽头等待考生入场。
马道就是骑射考核时马跑的道,宽三尺,两侧扎着篱笆,正前方二十丈外立着几个一人高,蒙上白纸的草人,草人头部画着大红圈。
马道的尽头则是考官和属吏的位置,头顶搭着草棚,四面透风,视野开阔。
下辨县当初那位姓李的县尉跟着虞诩来到武都郡,因勇气过人且有急智,一跃成为太守府的僚属五官掾,与功曹史并为虞诩的左右手。
李五官掾拿着一张名单,上面记录着参加武举考生的姓名。
冷风吹来,他的手冻得通红,赶忙放下名单,压上镇纸,哈气暖手,道:“上面说十月份要郡国开武举,可咱们边地有些地方八月就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