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终曲.三】长亭 | 论女棋手的自我修养

1105年秋,大炎燕京的菊月在飘摇的黄叶中尤显萧瑟。现在本是官府课劝农事的时节,但郊野的长亭之外只有一片又一片抹不开荡不去的落叶,不曾见一个农人。太阳虚弱的眼睛从翕合的阴云缝隙中茫然张望,远处硕大的移动城市也俯卧在这灰黄色的惨淡天地里,首次收敛了京畿的光辉。无叶的柳树依依,同样淹没在满目灰黄当中,甚至看不见它们拱卫了几百年的青砖行道。

三个人踩在落叶上,稀簌的碎叶声是天地间唯一有嘴巴的东西。为首的女子褪下了那身黛青色的军装,又一次穿上蓝黑色的罩袍。她默默走在两人前方,沉默着,沉默着。李伯明恍然有种错觉,这一条路通向极远方,就像先驱者们在这十余年经过的筚路蓝缕,而她将永远永远走在自己的身前。

女子在一片黄叶下驻足,李伯明和徐久间也停下脚步。初时还无法辨认,接下来才猛地发觉这里是老燕京城外的十里亭。几百年前作为移动城市的燕京城还未筑就的时候,这里也曾是兴盛之地。

须发斑白的李伯明抬起头,恍然间看到残破的亭角漏下一丝天壤,有一道金光从云裂里竭力地劈出。少年时他曾与家中父老一同宾临此地,鲜衣怒马。城内豪富安排下十里的肴馔,这一盆是猪,那一盆是鹿,再下一盆是牛、鳞、象鼻,慢说吃,光看都大饱眼福!红衣的礼官带着成排成列的号手鼓手,甚至带来了当年已经是稀罕的编钟。

钟鸣鼎食是为家,钟为天,鼎为地,天下为家,家揆天下!

李伯明挥手荡开一片落叶,下方摧颓已深的石雕宛若碗状,早已不见当年的盛景。或许见证了那一切的,除了早已作古的长亭遗迹,便也只有足下青砖埋葬在落叶下的龙鳞花纹。不,现在还不会忘的,因为他李伯明在,昔日的李节度使,今天的李大总统在啊。他全然可以重建当年的长亭,把现在大炎民人桌前的膏脂纳入一尊尊青鼎玉盆。

可他不能。

女子转过了头,身边的徐久间猛然垂下脑袋,似乎不敢同她对视。李伯明默默看着她,距离在卡兹戴尔皇家军校的初见已过二十余载,意气风发的“卡一系”四人风华,如今却是站在这里的两尊铮铮干城,满是铁锈与血腥。导师的面容相比之下倒显得年轻——可她的头发明明也白了。

“大家好,我是皇家军校的客座教授,这学期的军事理论就由我来讲授。”

“现代战争中,营盘制已经不再适用于移动城市间的转移与交火。军、师、旅,这会是至多二十年后整片大地军事编制的走向。”

“朋戊……李伯明是吧,明天下午两点在皇家军校3号教学楼3010有我的一个讲座,如有兴趣随时欢迎。”

“这是什么奇淫理论?”

“不,它不是一个理论,它是一个方法。一个能够造福民人的方法。”

“大炎社稷,可以图变图强吗?”

“江河虽滔,不纳新流所以桎;九重虽高,不纳累土所以摧。天下不变,大炎不变,大炎安;天下若变,大炎不变,大炎危。”女子在夜色的校园里转过身,罩袍洒下一片黑影,像是来自未知的眼睛,像是来自未来的眼睛。“如先贤所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用炎国人的话说,今日新学并非毁灭人伦,反而是重塑人世。”

看着博士的面孔,李伯明心中便有无尽的酸楚。毕业之时,四名炎国学员也如现在的他和徐久间一般站在她的面前,共执师礼。那时候他们是多意气风发,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可是直到她归来之前,他们都不是好学生呵!自己曾以节度使之身下诏狱,个中发生了什么谁也不清楚。民人都说自己出狱后复为北庭节度使是青党力救,但他和党魁都知道,青党那时对燕京城都鞭长莫及,何况诏狱!

是她在那一年突然回到这里,带来了乌萨斯将变,天地有大易新的消息。从北庭到东伯利亚,到海参崴,再到燕京,她一直在处处支持着他们,警醒着他们。如果没有她,北庭军制改革何以顺利?炎乌大战何以成行?燕京何以改旗易帜,成为两千年来第一个为民人而立的政庭?

可是,这一切的背后又是什么?李伯明扫了一眼徐久间,佩洛军人依然低着头,那对獒耳垂落在军帽上,身后的角弓上雕花早已磨没。越过徐久间再往前,只有秋风捧着秋叶飘摇,里面夹杂着如火的红枫,星星点点,如病入膏肓者咳出的血沫。

岳维座驾坠崖,已死安西!

邱蔚亭悲戚辞官,退隐从文,已染重病,不日将有不测!

还有李毕恭,族弟李毕恭,第一任北庭雁骑骑兵团长。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长山阵地守了十日,葬在长山,不亦快哉!不亦悲哉!

已为大总统的龙族军人喉结动了动,咽下深深的苦涩。身旁的徐久间也一样,徐久间,久间,字葆汝。新的大炎国没了贵胄,他的姓氏也无须虑了。他垂着头宛若二十年前每节课认真笔录,但泪水打在脚下,染深一片落叶。他在哭,军人在哭。

博士在说什么,但李伯明听不见。他也想哭,但大总统能哭否?应当能哭吧,宋先生说了,大总统也是民人啊。民人当有权力啊。可以哭也可以笑。但当着博士的面,他又当真能哭?

“恩师!”

咬字如撼山说出这两个字,李伯明眼眶已发红。他乌黑的眸子瞪着博士的棕眼眸,好似正努力瞪着一名生命力顽强无比的仇敌。他没哭,大总统的泪是国民的泪,四万万国民应当笑,四万万国民不能哭!

“朋戊,葆汝,莫哀莫哭。”她说,脸上带着如既往的淡淡笑意。可是这许多年,李伯明从未见过她开怀。她依然称呼他们的字,从头到尾,难道他们不是舍命的交情?但她始终同他们有一层淡淡隔膜,如冰似铁。“新政伊始,要在鼎新。你师兄弟二人,应当砥砺奋发,给予大炎一番新气象。”

“伯明请恩师暂留,以国民总理之位,共领国政三年!”李伯明想跪,但不能跪。跪礼已废,只能握手或鞠躬。他对博士深深一躬,徐久间也依样仿效。

“朋戊,葆汝,抬头!”博士厉声道。李伯明抬起头,倏忽间他看到博士眸子里的决绝。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师生恩情怎好割舍,但她能做到,她就是她。一别三年重逢如旧,再别两年相见若古。二十余年,她始终站在时间的长河岸边,看着乌萨斯和大炎相继天翻地覆。

“国民总理予国务院选举以定,本是宋先生,何得反复!”她厉声训斥。随即沉默半晌,换了稍缓和的口气说:“举凡天下事者,变则通,通则久。若因离一人便不可成事,则为‘
共和’之不足!唯有迭代,星罗天下良材,如过江之鲫,滔滔不绝,方为正道。”

“伯明,夙夜不忘师训!”李伯明拱手长躬,眼眶红透。

博士复问徐久间:“可记得我叮嘱的事么?”徐久间点头。

天光洒下长亭口,举目日已向西昳。送行时最狭,惹人沾襟。博士行为清正俭朴,昔年学员们赠的礼可盈巨万,她却仅收了李伯明一刀宣纸。如今将作天人别,一个随从都未来。李伯明紧了紧腰间的吴钩。

“葆汝,可有带瑟么?”博士问。徐久间不言,从箭袋后取出一物。整木斫成体中空,首端一山孤立,名为长岳;尾端三山鼎列,名为短岳。瑟身古篆雕龙,二十五弦齐如缎面倒映秋日,直好似一泓秋水。

“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李伯明回忆着书上的内容,多久没看到徐久间鼓瑟了?徐久间不喜游,不喜乐;却也不畏游,不畏乐。每每旁人纵情声色,他不过是板着脸一旁陪坐。

上苍一定喜爱徐久间吧,否则为何叫他长出这双鼓瑟的手?上苍一定痛恨徐久间吧,否则为何叫他空有屠龙之技而不用,以后也永远不会用了?

在李伯明和博士的缄默中,瑟音盖过萧疏的林叶,伴着铿锵凄凉的和声,漫天落叶令行禁止,组成一支覆盖寰宇的蓬勃乐伍。纷扬落叶霖霖如雨,为平沙扫秋之音。瑟鸣如水波纹荡漾,徐久间和声唱道: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
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
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
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
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好!表写代父兄思游子,实写游子思虑。有怜爱语,有叮咛语,有慰望语。低徊宛转,大哉魏风!”李伯明喟叹道。

博士静静看着徐久间,默然无语。倏然间她看到佩洛军人黛青色的军服下幻飞出一只金棕色的庞然大物,它的咆哮声止住了漫天黄叶,掀开了不远处燕京城的巍巍城楼。不,那不是燕京,那是一座她叫不出名字的古城,玄黑色的水淹没了雄峻的城阁危楼,城上风华万代的红色旗帜蓦然颓圮。她感觉自己也要随着这镜像沸腾,从血管里向外翻开。回首,徐久间在调校瑟柱,波光粼粼的二十五根纤弦三两分开。

又是一曲涤荡,一弹天地变色,一奏鬼哭神泣。漫天秋叶倏忽不见,黑云压城城欲摧,好似一场瓢泼大雨行将到来。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葆汝!”李伯明低声惊呼。徐久间手中的瑟不再低徊婉转,而是雄健坚厉。华章魏瑟化为秦筝,徐久间用二十五弦的乐器生生弹出了十二弦的浊音!李伯明如临大敌,紧握着吴钩剑柄,手指青筋暴露。

黄鸟啊,黄鸟啊,为何忠良不长命?明公去时弑功臣,为何苍天不见证?若要功臣回人间,百人前赴也后继!控天诉地之音,宛若暴雨瓢泼银河倒泻,瞬间涤荡在这长亭古道,震慑于广袤的天地间。就连远处燕京城的巍巍城楼,似乎也被震慑得战栗森森。

“铮!”一声弦弄,最后一声音喑哑呜咽着吞在半空,咽在指下。再看徐久间的指,筝瑟如弓弦,弓弦似筝瑟,是杀音的弓,是杀人的瑟,那有着厚厚弓茧的手指已存存皴裂,鲜血如一抹红云在瑟上荡开。血珠无声一颤,瑟弦立断,宛若这血不是手中流的,而是被腰斩的瑟的尸体里流出来的。

此时日轮已半落天壤,博士迈步出了长亭。她站在夕阳里,美丽中带着苍老的面孔在夕阳下黯然失色,似乎那里就是她的归宿。而在她身后,两位军人的脸上身上已被映得一片金黄。博士慷慨拱手。李伯明、徐久间并立回以军礼。

“今日一别,此后再也难以相见,珍重!”

言毕,她向夕阳而去,行走在光与影的交界间,李伯明恍然有种错觉,大地和苍穹就是一个巨大的反光体,反射着从她前行的方向发散出的光。这光向整个寰宇漫反射开来,形成大炎数百万顷国土的烨烨光辉。他不经意地侧目,接着,这位龙族军人怒目圆睁,右手迅速朝腰间的吴钩弯剑按去——

徐久间弯角弓,血红色的右手搭破甲铁羽箭,直照定正前方博士的后心。在火红色的夕阳下,她背后罗德岛的标识宛若一个正三角形的黑色标靶。

“葆汝,你岂敢!”李伯明嘶声,仿佛看到赤红色的精铁箭如贯日长虹,刺入那个他心目中最神圣的身影,她倒在地上,从前胸穿出的箭头挑着血污和碎肉,她的血从秋叶间渗落,被这片土地吸收,这片早已无数志士的血浸透的土地……

但这一切都没有发生。一道血箭飞上长空,在落日之下呈现瑰丽的金红色,重重跌落在长亭之上漫开一片深洇。与之一同飞出的还有一条黛青色军服包被的手臂,一杆精铁箭在落叶上好似叹息。夕阳下吴钩青幽幽的古拙剑体如一泓秋水,竟不沾半点血花。

徐久间捂着半截残臂倒在地上,血疯了一样从断臂中涌出,将黛青色的军服染成与枯叶等同的深棕。但他没叫喊也没挣扎,目光定定看着前方,仿佛不远处的手臂不属于他自己。

李伯明转过头,半沉的日轮如旧,但人已踪影皆无。他倏然觉出一道闪电在脑中长夜流明。一切宛若一条线,一瞬訇然便中开。

“可记得我叮嘱的事么?”

“变则通,通则久。”

“……恩师。”李伯明轻喃,再看徐久间,血已染透半边身子,早已是气若游丝。何谓《黄鸟》?弑杀功臣是黄鸟。他们能打这江山,他们不能坐这江山;他们能保这江山,他们不能掌这江山。今非昔比,政府当为民人政府,强军不去,大炎不定,焉有他哉!

吴钩落地,黄叶盖于剑身,荡起千层青漪。长亭外,古道边,秋色连天。

1106年春,徐久间伤情反复,不久离世。他至死未说出长亭事件真正的主使者,舆论多有对李伯明不利的声音。

1108年,李伯明平定各羁縻区叛乱,取消羁縻区制,撤裁节度使,海内归于一统。

1109年,饱受“弑杀功臣,同侪互戕”争议的李伯明大总统辞职,他的位置由总理接任。在离职演说中,他坚定称那位“导师”为他今生最尊敬的人。

1110年,李伯明郁郁而终。他的手稿经“卡一系”硕果仅存的邱蔚亭整理,作为回忆录出版,他在生命的最后光阴依然在日记里表示导师是他最尊敬的人。那位“导师”随即进入史学家视野中,在后世被认为是大炎革命中尚未查证但不可或缺的推手,史称“蓝衣主教”、“无位总理”。

万顷黄沙的安西边镇,如今被满目翠绿的葡萄藤遮蔽。葡萄架下,赫德雷正借着阴凉伏案写作。手稿被沙漠吹来的风翻开,哗哗作响。身着常服的伊内丝坐在他身边,十指间的丝线飞快地窜动,织成一件件小号衣衫。

“风愈发大了,再过个几日,要记得雇工给葡萄园除一除尘。”

“你说,为什么不接着种下去?把林带推几公里,这片地或许再也不用有尘土飞扬了。”

“博士说,大漠深处是两国缓冲地带,不能动。”钢笔的笔迹淡了,赫德雷打开墨水罐,把笔尖浸了进去。“或许等到下一代人,林带就可以向前。”

伊内丝不再言语。

“到时候,我们或许可以去大漠深处,看看据说曾经是某位魔王一手开创的,东方的卡兹戴尔遗址。”

大漠的风继续吹过,在过去的七千万年中,它反复经过同一片天空。如若它有记忆,或许会记得某一个刹那,黑色的沙暴中央现出的晴空怒云。

(炎国卷完)